产经 industry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产经 > 松江岳阳街道有害生物防制队成立20年 现将在疫情中复制推广

新闻

数字化赋能餐饮业:流浪泡泡9月上线全链路管理系统 数字化赋能餐饮业:流浪泡泡9月上线全链路管理系统

2025年8月21日,在武汉汉口喜来登大酒店举行的发布会上,在流浪泡泡品牌发布会上,企业宣布将于9月正式...

  • 食安良品签约上海合作交流会,携手洋县共筑有机行...

    2025年3月26日,以“朱鹮之原·有机洋县”为主题的上海合作交流会在沪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共洋县县委、洋县人民政府、汉中市经济合作局联合主办,旨在深化区域协作,推动有机食品产业链的整合与升级。食安良品作...

财经

今年面值退市第一股,风电巨头上市9年黯然离场 今年面值退市第一股,风电巨头上市9年黯然离场

“一路下跌!”“可悲,可叹,可恨!”上市9年的风电巨头华锐风电(ST锐电)从A股谢幕,一些股民在炒股社区...

  • @应届毕业生,申城这些网络招聘会不要错过

    进入四月,申城开办了多场针对毕业生的网络招聘会,还在着急找工作的毕业生们快看过来吧。 1、百日千万网络招聘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 时间:4月7日——7月底 招聘会场网址:中国国家人才网...

产经

超六成货币基金收益率不足2%,你还在坚守吗? 超六成货币基金收益率不足2%,你还在坚守吗?

为对冲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国内的市场流动性始终保持宽松状态,资金利率全线走低。受此影响,货币基...

松江岳阳街道有害生物防制队成立20年 现将在疫情中复制推广

发布时间:2020/04/10 产经 浏览:534

  在松江区岳阳街道,有一支成立至今已有二十年的队伍―有害生物防制队。这支队伍经历了2003年的非典战役,又在这场新冠肺炎疫情中,冲在了防控的一线。

  目前,在松江区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要求下,这支队伍将在松江区各街道镇复制推广。

  根据《关于重组完善松江区有害生物防制队的指导意见(试行)》文件要求,松江区各街镇将在原社区公益卫生保洁服务社队员的基础上,重组完善松江区有害生物防制队伍,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重大活动保障、日常公共卫生服务及病媒防制的基本队伍。

  当年临时组建,如今已成全区最专业

  岳阳街道的有害生物防制队最早名为“除害站”,主要职能是为辖区缺失物业的零星公房提供托底服务,组建之初仅十余人。二十年来,这支队伍从弱到强不断发展,无论是在人员数量,还是技能装备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

  岳阳街道除害站也是松江全区唯一的区级有害生物防治应急队伍,也是第一个获得PCO(A级)资质的单位。多年来,这支队伍屡次代表松江参加市级演练,数次获奖,并且多次被评为先进单位,多名操作人员获评区级进工作者称号。

  据了解,除害站拥有热烟雾机,超低容量喷雾机,手动、电动肩负式喷雾器,各种器械设施设备齐全,而且均有PCO资质证书,为开展除害工作创造了良好条件。2003年“非典”时期,应防疫要求,街道又扩招了成员,每天对公房楼道,居委会公用部位、健身场所,垃圾房等处打药水消毒。可以说,他们为地区决胜“非典”疫情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仅用时两天,就完成辖区首轮消杀任务

  “非典”过后,除害站队伍不散,在方法上化整为零,每个人对应一个居委会,下沉至社区开展保洁和防治有害生物工作。除害站最主要的日常工作,就是对容易蚊蝇孳生的地方喷洒药水,在小区下水道投放灭孑药物,挂放捕蝇笼,降低苍蝇密度,摆放毒鼠盒杀灭老鼠,设置毒蚊缸消灭早春蚊等防治工作。

  作为松江全区唯一一支街道所属的除害消杀力量,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抗击中,他们同样表现得可圈可点。

  因为经历过2003年“非典”,有着充分抗疫经验的除害站,在疫情爆发之初,就意识到做好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部署计划到执行任务,除害站只用2天就完成了辖区重点区域的全面消杀,其中包括8个农贸市场,效率极高。

  随着疫情不断蔓延,街道也开展了更细致的防疫知识业务培训,农贸集市、公共场所、办公楼宇、大型商场……针对不同的区域,除害站全部按照要求采取分级消杀防疫措施,并每天做好工作日志。空余时间,除害站还抽调人员,对沿街商铺、银行、菜场、宾旅馆、大型商场等重点场所上门宣传。

  兼顾家庭和工作,这群人不简单

  岳阳街道辖区内老旧小区较多,共涉及179个零星公房楼道,专门由一支小分队负责喷洒消毒药水,平均每个人负责15个楼道。

  一般情况下,普通人扛着近十公斤的装备,几趟上下楼已是气喘吁吁,但除害站的队员在疫情期间还要额外穿戴口罩、护目镜、手套、防护服,一天下来所有人都满头大汗,眼发花、腿发软,但都默默坚持下来了。

  身为这支分队的队长,今年已经56岁的张宗庆以身作则,专挑6、7层的楼道承包。从春节期间到现在,除害站成员每天在自己负责的片区里开展卫生消杀工作,一天没有休息过。

  值得一提的是,除害站成员的平均年龄在50岁,高压之下全员连续作战,健身场地、垃圾房周边、零星公房楼道、办公场所等地方都活跃着除害站人员的身影。

  除了抗疫本职工作,他们也是一群有家庭需要照顾的普通人。50岁的汪久菊,是另一支小分队的队长,年初她的爱人摔了一跤,卧床家中无人服侍。为了兼顾两头,汪久菊每天起早贪黑。

  汪久菊说,一边是工作一边是家庭,两头都是她的职责所在,哪一头她都会尽心尽责到底。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