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食安良品签约上海合作交流会,携手洋县共筑有机行...
2025年3月26日,以“朱鹮之原·有机洋县”为主题的上海合作交流会在沪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共洋县县委、洋县人民政府、汉中市经济合作局联合主办,旨在深化区域协作,推动有机食品产业链的整合与升级。食安良品作...
财经
-
@应届毕业生,申城这些网络招聘会不要错过
进入四月,申城开办了多场针对毕业生的网络招聘会,还在着急找工作的毕业生们快看过来吧。 1、百日千万网络招聘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 时间:4月7日——7月底 招聘会场网址:中国国家人才网...
渔业老板改行 崇明昔日“刀鱼王”今成“守护者”
发布时间:2020/04/16 产经 浏览:583
刚过去不久的“国际珍稀动物保护日”(4月8日),彭海兵和鲟豚使者联盟的2名志愿者驾船行驶在崇明岛附近的长江水域,进行水生野生动物监测,“昨天有渔民说看到江豚,所以今天我们开船出来看看”。受疫情影响,这是鲟豚使者联盟队长彭海兵和志愿者们今年首次出船。
大家可能想不到,如今致力于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的彭海兵,曾经是崇明陈家镇小有名气的“刀鱼王”,手下一度拥有四五十条捕捞船。
插36万根毛竹修复滩涂生态
彭海兵出生的崇明陈家镇奚家港是崇明有名的渔港,这里是最靠近长江入海口的地方,刀鱼、凤尾鱼、蟹苗、梭子蟹……渔业资源丰富。曾经,奚家港码头上停满了渔船,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捕鱼、贩鱼。
1972年出生的彭海兵告诉记者,他20岁就开始和人合伙贩刀鱼,后来又自己买船、造船,出去捕捞,生意做得最大的时候,手下有四五十条捕鱼船,也曾经是持有刀鲚专项捕捞证的捕捞者。
随着环保意识的普及,政府对于在长江捕鱼的管理越来越严,深水网、丝网等捕鱼网、捕鱼方式或被禁止或被限制,彭海兵隐隐觉得,这一行可能干不长了。
2011年,位于崇明东部的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负责人找到彭海兵,说是要租借船只,用于水生野生动物监测以及其他科研项目,“因为我们对长江的潮汛、环境熟嘛,所以他们找我们来开船。”
就这样,捕鱼、贩鱼的彭海兵和他手下的老渔民与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搭上了边。
“从2011年到2016年、2017年间,因为老渔民们对滩涂潮水、环境熟悉,我们还参与了保护区的生态项目‘海洋牧场’,在崇明东部的滩涂上插了36万根毛竹,每根毛竹2.2米左右长,插进滩涂里1.9米左右,露出30厘米左右。”彭海兵介绍,说来也神奇,毛竹插进去,潮水退去以后,毛竹周围就形成了一个个小鱼塘,里面蛏子、文蛤、黄蟹及其他各种小鱼小虾非常多。此外,沙滩也变软了,调查还发现了许多藻类,滩涂的生物多样性一下子就丰富起来,整个滩涂生态系统得到了修复。
某一天,时任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主任的刘健问彭海兵:“什么时候转行和我们一起干?”彭海兵当即回答:“可以啊。”
于是,彭海兵成了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的一名志愿者,协助科研人员做科研项目,包括对长江流域的珍稀水生动物进行监测等。
2015年,彭海兵正式告别了捕鱼、贩鱼的老本行。
每月一次巡视记录江豚现身
从2011年开始的这八九年时间里,彭海兵接触到了中华鲟保护区管理处以及上海其他水生野生动物研究、生态环境研究等领域的科研单位,这段经历对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我感觉这些人是真的关心野生动物,关心大自然,他们的想法、理念改变了我过去很多想法,给我新的思考”。
后来,因为渔船不能满足监测船、工程船等的要求,彭海兵出资新造了船只,成立了船舶租赁公司,租赁给有需求的科研单位,目前和他常年合作的科研单位有六七家。
2019年,成为崇明区政协委员的他自发组建的崇明鲟豚使者联盟正式成立。目前,联盟志愿者有40-50人,主要由老渔民和上外贤达学院的学生组成。正常情况下,志愿者们每月开展一次巡视监测,从奚家港出发,从团结沙开船到新河,最远到东风西沙,有约100海里巡线,记录江豚出现的数量、次数等信息,“最多一次出去可以看到六七头江豚,但十几、二十几年前出去,可以看到十几头,甚至更多。”彭海兵说。
受疫情影响,上周三进行的监测是今年第一次出船监测。“那天出船的前一天,有渔民在岸上见到了江豚,所以我们特意出去看一下。”彭海兵介绍,当天上午9点50分,在东经121度43分500,发现江豚两条,露出水面5次,每次间隔时间为三四秒,江豚最后游向东南方向,“能看到江豚露面,大家特别激动,觉得很幸运,平时并不是每一次监测都能看到”。
接下去,彭海兵还计划和专业团队合作,把骑行、水生野生动物监测、净滩等活动融合起来,通过实地体验激发更多人参与环境保护的热情。
上一篇: 奉贤“未来空间”升级上海特色产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