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LAIFE「巢汐Tide」 新品发布会盛大召开,“美似潮汐...
近日,LAIFE乐梵举办了一场盛大的红宝瓶2.0新品发布会,吸引了众多业内人士及媒体的关注。 *LAIFE「巢汐Tide」美似潮汐、更迭永续新品发布会现场 LAIFE乐梵作为全球领先的长寿科技企业,一直致力于利用前沿科技...
财经
-
@应届毕业生,申城这些网络招聘会不要错过
进入四月,申城开办了多场针对毕业生的网络招聘会,还在着急找工作的毕业生们快看过来吧。 1、百日千万网络招聘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 时间:4月7日——7月底 招聘会场网址:中国国家人才网...
互联网上,有这么一群“读书人”:自己爱读书,更为了让别人读到书
发布时间:2018/08/28 财经 浏览:777
“我是一个很普通的大二学生,只是热爱声音,所以尝试着录制了一些有声书,没想到网络上有很多人说喜欢我的声音,这让我愿意为他们多‘读书’……”
“辞职做全职‘读书人’的时候,也犹豫过,毕竟传统观念需要有一个正式稳定的工作。但我发现,通过‘读书’获得的报酬不仅可以满足生活需要,而且在做一件我喜欢做的事,创作我自己的作品……”
“我是专业的播音员、主持人,工作20年,有人说传统的播音员播不了网络小说,因为声音没有温度,但我尝试了一下,发现网友们认可我们这样专业的播音员,播音员的声音也可以有温度……”
这些话,来自一群“读书人”。
之所以打引号,是因为他们是名副其实的读书——将文字版书籍朗读出来,录制成音频,通过互联网播放。也就是说,他们不仅自己看书,而且让更多的人可以通过“听”的方式看书。而且,从事或喜欢这项工作的人还不再少数,随着蜻蜓FM、喜马拉雅FM等主打“听”的网络平台的兴起,“读书人”有了“音频主播”这一新身份,其中不少还将“读书”作为自己的新职业。
近日,在蜻蜓FM文学IP主播选秀大赛“天声计划”首期签约仪式上,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遇到一群“读书人”。他们中,有的只是声音爱好者,有的却是专职的“音频主播”。不过,从他们与著书者、出版社的交流中不难发现,互联网音频平台的诞生,使得“读书”有了多重意义。
网名“醉蝶”的牟欣原先是一名白领,但一年多前,她辞职做了一名“读书人”,将“音频主播”作为自己的新工作。这一选择,源自她对有声书的喜爱,“我上学时就喜欢听有声小说,听书成为一种习惯,睡前不可或缺。我自己尝试‘读书’并把作品放到网络上后,很多听众说我的声音好听,喜欢听,我就有点动心,想着要不要做一名全职的‘读书人’”。后来,牟欣通过了专业的版权试声,家人也鼓励她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她就义无反顾成为一名“读书人”。在一年多的新岗位上,她发现“读书人”并非简单地读书,而是要理解、揣摩书里的情感,然后再用自己的声音进行再创作。所以,如今的牟欣已经不是单纯地读书,而是希望能从“读”中创作出自己的好作品。
相比从业务选手进入专业赛道的牟欣,专业主持人邱剑星则从“读书”中看到了更加精彩的声音世界。他说,最初“读书”只是为了记录自己的心情,他用“忏悔的星星”这一网名把打动自己的一本书、一首诗录制成音频,存储在网络平台上。但后来,他觉得很多人说传统电视和广播主持人不了解网络小说、声音没有温度,他有些不服气,就想试一试自己的声音在网络世界的传播度。没想到,“专业选手”出身的他立刻收获了粉丝,也让他觉得只要有温度的声音就会得到认可。
让邱剑星爱上“读书”和“听书”的,还有网络声音世界呈现的多面性:“我发现有很多人像我一样在音频平台上悄悄存放他们的心情,我又发现平台不仅包容了东南西北那么多的好声音,还包容了创作者的思想、观念。这让我真的很诧异,这是多么好的平台,不仅仅包容了那么多人,更包容了他们的梦想,让那么多人的梦想通过声音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所以,“读书”成了邱剑星的新爱好和新习惯,可以与共同追逐梦想的人通过声音沟通和交流。
“我很高兴有那么多人能通过网络知道我的声音,而且喜欢我的声音。”大二学生秦川在采访时有些不善言辞,可他是蜻蜓FM“天声计划”的第一名获得者。在比赛中,他读了《我只想一个人住在你心里》这本书,总共获得近4万网友投票支持。对于未来做什么,秦川并没有想好,可是“读书”让他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没想到网络能够让普通人用声音却结交朋友,还可以用朗读去帮助更多的人。”
作家饶雪漫有很多作品被“读书人”演绎成有声书。对于不同风格的声音作品,饶雪漫很是支持:“我很感动,因为有这么多人充满热情地认真做一件可能与自己的专业没有关系的事情。很多人都是业余的,但还是那么认真,他们未必掌握处理声音的技巧,但他们有着对读书的热爱,让我特别感动。”而且她觉得,通过有声书,让更多的人在更多的场合中可以接触书籍,这本身就是一件好事。
面对平台上越来越多的“读书人”,蜻蜓FM首席运营官肖轶觉得,可以多多鼓励,让更多的人可以通过声音实现自己的主播梦想:“在大多数人的脑海里,‘主播’这一词汇常与颜值、歌舞才艺等视觉系标签联系在一起;但实际上,音频主播的看家本领不是颜值,而是‘声值’,也就是才华和声音本身的魅力。所以我们想鼓励这批人的成长,让他们用学识和内涵之声打动人心,成为知识型的音频主播。”
他还透露,通过“天声计划”,他们也发现了网友对“读书”的热情:7月16日,“天声计划”报名通道正式开启,在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有超过3000名用户通过APP上传了近万份试音作品,其中既有50多岁的高校教授,也有15岁的中学生。“我们希望为那些有志于创作优秀声音作品的‘读书人’提供包括资金、资源、培训、服务、渠道、奖励、商业化工作室等在内的一系列支撑条件,让‘声产者’能专注于优质音频内容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