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financial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攻坚克难勇攀高峰 “最美科技工作者”的美熠熠生辉

新闻

数字化赋能餐饮业:流浪泡泡9月上线全链路管理系统 数字化赋能餐饮业:流浪泡泡9月上线全链路管理系统

2025年8月21日,在武汉汉口喜来登大酒店举行的发布会上,在流浪泡泡品牌发布会上,企业宣布将于9月正式...

  • 食安良品签约上海合作交流会,携手洋县共筑有机行...

    2025年3月26日,以“朱鹮之原·有机洋县”为主题的上海合作交流会在沪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共洋县县委、洋县人民政府、汉中市经济合作局联合主办,旨在深化区域协作,推动有机食品产业链的整合与升级。食安良品作...

财经

今年面值退市第一股,风电巨头上市9年黯然离场 今年面值退市第一股,风电巨头上市9年黯然离场

“一路下跌!”“可悲,可叹,可恨!”上市9年的风电巨头华锐风电(ST锐电)从A股谢幕,一些股民在炒股社区...

  • @应届毕业生,申城这些网络招聘会不要错过

    进入四月,申城开办了多场针对毕业生的网络招聘会,还在着急找工作的毕业生们快看过来吧。 1、百日千万网络招聘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 时间:4月7日——7月底 招聘会场网址:中国国家人才网...

产经

超六成货币基金收益率不足2%,你还在坚守吗? 超六成货币基金收益率不足2%,你还在坚守吗?

为对冲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国内的市场流动性始终保持宽松状态,资金利率全线走低。受此影响,货币基...

攻坚克难勇攀高峰 “最美科技工作者”的美熠熠生辉

发布时间:2019/06/01 财经 浏览:775

昨天,丁奎岭等十位科技工作者被授予2019年上海“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他们或许没有高大的身材、俊美的外表、光鲜的衣饰,但他们的美同样熠熠生辉,当之无愧。
他们是全国8100万科技工作者的缩影。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以科技报国之志、创新济民之心,以自立自强的奋斗精神,攻坚克难、勇攀高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科技成果,他们的名字应该被更多人知晓。
  美是逼近“自然的深度”
“莫道嫦娥路太远,安得猛士倚天建。巨臂力擎承天盏,宏轮驱动天河转。”这是不久前,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嫦娥四号VLBI测轨分系统总师王广利看到上海天马望远镜时有感而发,写下的诗句。这些年来,他记不得多少次描绘过嫦娥、月轮、广寒宫……“别人说我写的文章有点像朱自清呢。”他腼腆地笑着,自豪感溢于言表。
2004年上海天文台接到我国首次绕月探测工程VLBI精密测轨任务后,台领导就把测轨分系统中负责相关后处理软件的研发任务交给了王广利。为此,他废寝忘食,除了到食堂吃饭,剩余的时间几乎都在实验室度过。在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探月工程的指标达到前所未有的精度——嫦娥一号从观测到读取数据只需3—5分钟,测量精度时延5纳秒,而到了嫦娥四号,这两个数据已经分别缩短到45秒和1纳秒。
今年,嫦娥五号探测器将要发射,王广利的VLBI事业也要继续。未来,他要把VLBI台站放到月球同步轨道上去。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大自然是用最简单的方式重复,组成了纷繁复杂的世界,大自然有太多东西值得我们去研究,但最高深的东西一定是大道至简。”王广利说。
  美是不断提高的国产化水平
作为我国最早从事深潜技术研究的专家之一,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朱继懋在上世纪60年代,就参加了我国第一艘核潜艇的性能研究工作,设计研制成功水下阻力仪、水下自航仪、双反转螺旋桨自航仪等关键设备。
“第一个项目是最难的,那时国家工业基础差,全国只有上海交大有唯一一个拖曳池,我们就每天泡在那里做实验。”朱继懋说。在艰苦的条件下,他主持研制了我国首艘载人潜水器,并于1986年完成了该潜艇的深潜、对接、干转移三项试验,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实现两艘潜艇在水下对接成功的国家。
朱继懋被誉为“中国深潜之父”,他一直为提高深潜器的国产化水平而努力。近年来,深潜器90%部件都实现了自主研发。被称为“黑烟囱”的深海硫基生命形态,就是用他创造的无人深潜器发现的,这给了世人以另一个世界的全新遐想。
82岁的朱继懋整天乐呵呵的,精神比许多年轻人还好,他现在正带领团队研发的无人深潜器,明年将向深达1.1万米的海底进军。“探索海洋,中国人要去,一定要去!”他坚定地说。
  美是坚持勇闯“无人区”
有人觉得,丁奎岭的人生路很“美”——15岁考上大学、29岁成为最年轻的正教授、47岁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一路顺遂,但他却说,从15岁开始,他已不记得失败过多少次了。
手性催化,是丁奎岭这些年一直聚焦的研究领域。手性是自然界的本质属性之一。作为生命活动重要基础的生物大分子几乎全是手性的,这些分子在体内具有重要生理功能。
“实验是枯燥的,化学是优雅的。”这句话,丁奎岭常常挂在嘴边。对于一位有机化学的博士生来说,毕业时起码要交上十几本化学实验的记录本,每本至少记录100次实验的过程,而其中真正成功的可能只有两三成。
但失败无损于自然本身之美,丁奎岭坚持认为,想做与众不同的研究,就要勇闯“无人区”。短短几年,他带领团队突破传统思路,在国际上首次提出手性催化剂“自负载”概念,也就是让催化剂自动组装,变成固体再利用,解决了催化剂回收利用的难题。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