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financial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2020年才过十天,上海就“进账”了60个外资项目73亿美元总投资额

新闻

食安良品签约上海合作交流会,携手洋县共筑有机行业新高地 食安良品签约上海合作交流会,携手洋县共筑有机行...

2025年3月26日,以“朱鹮之原·有机洋县”为主题的上海合作交流会在沪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共洋县县委、...

财经

今年面值退市第一股,风电巨头上市9年黯然离场 今年面值退市第一股,风电巨头上市9年黯然离场

“一路下跌!”“可悲,可叹,可恨!”上市9年的风电巨头华锐风电(ST锐电)从A股谢幕,一些股民在炒股社区...

  • @应届毕业生,申城这些网络招聘会不要错过

    进入四月,申城开办了多场针对毕业生的网络招聘会,还在着急找工作的毕业生们快看过来吧。 1、百日千万网络招聘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 时间:4月7日——7月底 招聘会场网址:中国国家人才网...

产经

超六成货币基金收益率不足2%,你还在坚守吗? 超六成货币基金收益率不足2%,你还在坚守吗?

为对冲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国内的市场流动性始终保持宽松状态,资金利率全线走低。受此影响,货币基...

2020年才过十天,上海就“进账”了60个外资项目73亿美元总投资额

发布时间:2020/01/13 财经 浏览:529

555
 
人勤春来早,上海引进外资工作迎来“开门红”。1月10日,60个外资项目在上海集中签约,投资总额超过73亿美元,签约仪式结束后,15家外资企业的掌门人接受了媒体的集中采访,“看好上海,看好未来”是他们的共同心声。
“升格”企业能级
此次集中签约项目当中,不少项目为在上海市场扎根多年的“老朋友”,签约的主要内容是“升格”企业能级。企业纷纷表示,未来要以上海为枢纽,把业务拓展至全国市场,辐射亚太和乃至全球。
总部位于美国旧金山的薇仕(WISH),是全球领先的移动电商平台。在中国主要从事跨境出口电商,今年,他们将把子公司上海薇仕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升级为集团亚太区总部。“我们希望成为中国和世界商品交流的窗口。”集团全球技术副总裁Kevin Long表示,公司平台上90%的商户来自中国,这就意味着每年销售的10亿件商品中,9亿件从中国发出,而在上海建立亚太区总部,既看中上海在跨境电商方面的政策环境领先一步,也能得益于上海口岸的高效便捷。
总部位于德国的跨国技术公司亚系集团,近期拟在宝山区新投资设立亚系自动化系统(中国)有限公司(筹)。集团CEO Juergen Ries表示,“我们非常重视中国市场,我本人也将在集团和亚太区总部同时任职。我们有意愿把公司最新的技术,最新的理念和方案,带给中国的客户,在5G、智能装备等领域,和中国客户深度交流和合作。”
在中国业务始于1985年,并于1993年正式成立的费斯托(中国)有限公司,2015年,升级成为大中华区总部。”费斯托大中华业务区总裁Thomas Pehrson表示:“2017年,基于对上海在中国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的战略性地位,总部决定对位于金桥南区的费斯托(中国)自动化制造有限公司追加投资1亿欧元,建设亚太物流和定制产品生产中心,提升对以中国为主,辐射亚太客户的仓储、物流和定制服务水平。2019年5月,费斯托亚太物流中心项目奠基,预计于2020年底竣工。”
“惠氏营养品在中国拥有超过1200名员工和600个供应商,年销售额超过100亿元。”惠氏(上海)贸易有限公司大中华区公司事务及企业沟通副总裁曹敬衡说道,此次惠氏将在上海设立大中华地区总部。
“哥伦比亚中国正在打造医养结合的平台,聚焦医疗/养老领域,此次又将在沪增资2000万美元用于信息系统的搭建。” 开健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总裁兼集团首席执行官陈美兰表示。
德国道依茨公司成立于1864年,是现今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世界领先的发动机独立制造厂商。“去年12月,我们完成了对道依茨(上海)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的增资,注册资本增加到1亿元人民币。” 德国道依茨公司亚太区首席执行官崔实坦说道,他们计划今年将中国的业务全部集中到上海公司,并逐步辐射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度等国。
参加集中签约活动的安达保险有限公司,是保险业的唯一代表,目前他们正申请在上海成立中国内地总部。中国区总裁博凯文表示,上海正在加快国际金融中心的步伐,这给外资财产保险带来了巨大商机,2019年科创板开市,更让他们找到了用武之地。目前,安达保险已为多家科创板企业度身定制了涉及到上市公司董监事的高端责任风险保障产品。
去年5月份,安达保险还牵头成立了“长三角一体化保险创新研究发展中心”,常州,盐城,宁波,泰州等8城市成为首批联合支持城市。另外,“一带一路”倡议也给他们带来巨大商机,安达保险为此特别定制了“一带一路”专项产品,利用其全球54个国家和地区的服务网络,承保了包括巴拿马四桥、赞比亚下凯福峡水电站、巴基斯坦卡西姆燃煤电站等诸多项目,承保的风险总额超过50亿美元。
 放大进博会“溢出效应”
签约的外资企业中,记者发现有好几家都是首届、第二届进博会期间亮相过的“熟面孔”,变展品为商品,由贸易到投资落地,这些企业的掌门人谈及进博会的“溢出效益”都非常兴奋。
德国思坦库亚太市场总监Roger Erwan说道:“德国思坦库锅具参加了首届进博会,当时由于报名晚了,只订购了18平方米的展位。进博会效果非常好。因此第二届进博会上,我们把展位扩大到108平米,现场达成意向采购额520多万欧元,目前订单正在逐步落实。”据他透露,目前,思坦库不仅已经签订了第三届进博会的参展合同,还将把展位面积扩大到180平方米,并考虑联合其它德国品牌,共同组成一个1000多平方米的德国家居生活馆。他表示,“思坦库不但会深耕中国市场,还会以上海为中心建立亚太总部,积极带动其它德国行业隐性冠军和中小企业进入中国市场。”
“当时我们对是否进入中国市场还持有审慎态度,但进博会给了我们一个尝试的机会。”来自以色列的Watergen公司,是一家致力于将空气中的水分变成干净、安全的饮用水的创新型公司,中国区首席代表伊万告诉记者,“在第二届进博会上,我们的展位爆棚了,200多家企业表达了合作意向,促使我们决心要在中国市场大展拳脚。”他说,他们不仅计划今年要在上海开出贸易总部,建立初步的销售网络,还打算继以色列、美国和匈牙利之后,把全球第四个工厂开在长三角地区。“在第三届进博会上,我们不但要展示产品,还要展示落地中国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