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食安良品签约上海合作交流会,携手洋县共筑有机行...
2025年3月26日,以“朱鹮之原·有机洋县”为主题的上海合作交流会在沪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共洋县县委、洋县人民政府、汉中市经济合作局联合主办,旨在深化区域协作,推动有机食品产业链的整合与升级。食安良品作...
财经
-
@应届毕业生,申城这些网络招聘会不要错过
进入四月,申城开办了多场针对毕业生的网络招聘会,还在着急找工作的毕业生们快看过来吧。 1、百日千万网络招聘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 时间:4月7日——7月底 招聘会场网址:中国国家人才网...
“幸福空间站”:不出社区满足日常所需
发布时间:2019/12/19 商业 浏览:474
原标题:“幸福空间站”:不出社区满足日常所需
家住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市民驿站第一分站附近的黄阿姨,近来感觉自己的生活幸福指数不断上升。在家门口的这个“网红”市民驿站,她不仅可以查到最新医保信息,还能在智能终端机上完成水电煤自助缴费。而在之前,要完成这两件事儿,她至少要跑两趟,一趟去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另一趟的目的地则是银行的线下网点。
嘉兴路街道市民驿站第一分站只是一个缩影。近年来,上海不断提升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服务能级、丰富服务内容,让市民群众获得感满满。
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日渐丰富
上世纪80年代末,上海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探索社区服务设施建设,针对经济社会转型期公共服务和市场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着眼解决群众迫切需要的便民服务。
近年来,围绕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趋势,面对楼宇、商圈、园区等新社区形态不断涌现的现象,上海不断挖深挖潜社区服务设施。来自市民政局最新的调研数据显示,上海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的数量、分布、特点等正在发生新的变化。
从数量上看,全市共有社区综合服务设施2130个,其中街镇综合服务设施99个,片区(街镇与居村之间)综合服务设施345个,居村综合服务设施1686个。从建设时间看,2014年以后新建或旧址翻新的设施共2033个,占总数的95%。
这些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的名称也带上了强烈的地区色彩。从全市范围内看,名称数量多达13种,比如社区(生活)服务中心、市民驿站、生活驿站、邻里汇、邻里中心、睦邻中心等。
精细化、信息化成为新趋势
遍布于上海的大大小小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不仅为居民们提供社区照护、文教卫体、就业指导等公共服务,同时也提供市场缺乏或受本地区居民欢迎的小修小补、家政服务等便民利民服务。在此基础上,居民交往、心理辅导、法律咨询等志愿和专业服务也被纳入其中,成为居民们加强彼此联系的社区新空间。
在强调标准化建设的同时,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也围绕服务人群配置资源,提供更精细化的服务。比如,普陀区长征镇根据“管理定范围、服务定中心”的原则,在每个片区内针对特殊人群的实际需要增设服务站,分类实施、精准服务。
为推动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发展,上海在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中不断推广新理念新技术应用,积极引导社会专业力量参与。据统计,全市84%的街镇采用购买服务方式进行管理和运营。同时,许多街镇也着手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推动智慧社区服务。比如,静安区宝山路街道智能手环将大数据应用到服务痕迹采集,根据服务使用率等数据科学调整社区服务资源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