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1500个“关爱电话”打给谁?服务好社区老人“刚需”,疫情之下的这座超大型城市依旧有温度

新闻

食安良品签约上海合作交流会,携手洋县共筑有机行业新高地 食安良品签约上海合作交流会,携手洋县共筑有机行...

2025年3月26日,以“朱鹮之原·有机洋县”为主题的上海合作交流会在沪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共洋县县委、...

财经

今年面值退市第一股,风电巨头上市9年黯然离场 今年面值退市第一股,风电巨头上市9年黯然离场

“一路下跌!”“可悲,可叹,可恨!”上市9年的风电巨头华锐风电(ST锐电)从A股谢幕,一些股民在炒股社区...

  • @应届毕业生,申城这些网络招聘会不要错过

    进入四月,申城开办了多场针对毕业生的网络招聘会,还在着急找工作的毕业生们快看过来吧。 1、百日千万网络招聘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 时间:4月7日——7月底 招聘会场网址:中国国家人才网...

产经

超六成货币基金收益率不足2%,你还在坚守吗? 超六成货币基金收益率不足2%,你还在坚守吗?

为对冲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国内的市场流动性始终保持宽松状态,资金利率全线走低。受此影响,货币基...

1500个“关爱电话”打给谁?服务好社区老人“刚需”,疫情之下的这座超大型城市依旧有温度

发布时间:2020/02/26 新闻 浏览:726

760
 
复工第三周,这座拥有千万级人口的超大型城市正在渐渐苏醒。高架开始“飘红”,出门需要计算堵车时间,这是一名上班族最深刻的体验。而在上海大大小小的社区里,疫情防控措施依然严格,但老人们的养老服务选择却渐渐多起来了。
逐渐运转起来的社区食堂、助餐企业,让老人们的一餐饭花样经越来越透。从代送菜、代买生活物品,到代配药,居委干部、志愿者们变身“代购”,以贴心服务满足老人们的生活刚需。
地处上海市中心城区西部的长宁,被不少业内人士称为“大城养老”的样板。截至2019年底,长宁区共有独居老人13314人,其中80岁以上6571人。疫情之下,如何平衡好防疫和养老服务保障之间的关系,长宁的做法值得借鉴。
主动拨打关爱电话1500个,及时掌握老人诉求
智慧养老大数据平台,这是长宁区在原先“养老顾问”基础上做加法之后的产物。在此次疫情特殊时期,这套无需与老人面对面交流,却能清楚掌握老人们现实诉求的大数据平台帮上了大忙。
智慧平台2_meitu_1.jpg
借助该平台,长宁区积极发挥社区养老顾问作用,向社区高龄、困难老人主动拨打关爱电话1500个。及时了解高龄独居或行动不便老人在买菜做饭、看病配药、精神慰藉等方面的现实诉求,掌握老人的健康状况及相关信息,普及疫情防控知识,为做好非常时期的服务配送提供支撑。
7个街镇日送餐量达719客,已制定送餐标准流程
一手抓精准防控,一手抓精细服务。老人们的“一餐饭”需求进入主管部门视线。如何既能确保老人吃上热乎饭的同时,也能最大限度避免感染风险?
图片5.png
为此,长宁区天山街道应对居民小区封闭式管理,制定了《疫情期间每日送餐服务标准化流程》,严把“送餐员体温测量登记、送餐工具每日消毒、发放小区出入通行证、无接触送餐”四环节,确保送餐服务安全高效。虹桥街道建立起了“1+1+1”独居老人关爱工作机制,依托“每周1次居委会的关心、每周1次志愿者的关心、居委会每周上报1次关爱工作情况”,及时排摸重点老人的就餐等需求。
在落实送餐员防护措施的前提下,长宁区7个街镇(华阳、周桥、天山、仙霞、虹桥、北新泾、新泾镇)通过社区食堂以及慧生活、熙香、老友记等助餐企业,坚持开展送餐上门服务。目前,日送餐量达719客,送餐量最大的街道每日200客(仙霞),较好地解决了特殊老年群体在疫情期间的“一餐饭”难题。
居家养老、日常生活统统有人照管
许多卧病在床的高龄老人对居家养老服务有着刚需。疫情防控期间,长宁区民政局重点针对身体需要照护的低保、低收入等困难老人,坚持开展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目前,长宁区共有134名居家养老护理员在严格落实消毒、测量体温、佩戴口罩等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克服困难,坚持上门为311名社区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
图片7.png
居家养老服务有护理员,社区高龄困难老人的日常生活则被“老伙伴”计划志愿者、社区志愿者、居委会干部等2596名“关爱员”承包起来。居委干部、志愿者变身“采购员”,为一些无法出门的重点关爱对象提供带领代发口罩、代为送菜、代买生活物品、代配药等人性化服务,在做好疫情防控知识宣传的同时,也缓解老人后顾之忧。此外,他们还依托“老伙伴计划”、社区互助睦邻点等载体,对社区高龄独居老人加强线上关爱,通过微信群、电话等形式关爱社区高龄、困难、独居、失独老人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