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education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为“最后一公里”单发招生简章,国内首次增设技术转移专业硕士学位开启招生

新闻

食安良品签约上海合作交流会,携手洋县共筑有机行业新高地 食安良品签约上海合作交流会,携手洋县共筑有机行...

2025年3月26日,以“朱鹮之原·有机洋县”为主题的上海合作交流会在沪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共洋县县委、...

财经

今年面值退市第一股,风电巨头上市9年黯然离场 今年面值退市第一股,风电巨头上市9年黯然离场

“一路下跌!”“可悲,可叹,可恨!”上市9年的风电巨头华锐风电(ST锐电)从A股谢幕,一些股民在炒股社区...

  • @应届毕业生,申城这些网络招聘会不要错过

    进入四月,申城开办了多场针对毕业生的网络招聘会,还在着急找工作的毕业生们快看过来吧。 1、百日千万网络招聘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 时间:4月7日——7月底 招聘会场网址:中国国家人才网...

产经

超六成货币基金收益率不足2%,你还在坚守吗? 超六成货币基金收益率不足2%,你还在坚守吗?

为对冲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国内的市场流动性始终保持宽松状态,资金利率全线走低。受此影响,货币基...

为“最后一公里”单发招生简章,国内首次增设技术转移专业硕士学位开启招生

发布时间:2021/10/18 教育 浏览:259

筑造科技成果的策源地,更要构建科技成果应用的重要基地。如何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更好地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个难关长期横在实验室与大市场之间。

在探索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专项改革试点同时,上海交通大学又开始探索开启技术转移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一批高水平、专业化的技术转移高层次人才队伍。记者17日获悉,上海交大正式发布《招收“技术转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开创性地开展技术转移人才培养促进技术与资本市场充分结合,这也是全国首次增设“技术转移”专业硕士学位。

填补人才缺口架桥技术资本

技术转移专业人才是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基础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明确提出,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快建设高水平技术交易市场,加大金融投资对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支持,把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纳入高校、科研机构、国有企业创新能力评价。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此前在上海交大考察时也强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要加强制度创新,解决科技人员反映的“破而不立”“政策空窗期”等问题,把科研人员的创造性更好激发出来,加快有创新力的科研成果产业化商业化,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对此,上海交大校长林忠钦院士表示,大学应该主动服务国家和上海重大战略布局,并积极在“人才培养”和“服务国家”两个方面加大创新力度。

技术转移专业人才复合型、应用型、专业型和高层次的特征,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不谋而合。让科技成果跨出实验室、迈向实践应用,正需要专业人才和金融手段。为此,技术转移专业硕士教育,采取以理论为基础、以实践为导向的培养方式,搭建起科技成果、技术转移、金融投资三者之间的桥梁,将着重培养技术战略规划、科创融资两大方向的专业人才,主要面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等行业,将填补这些行业中所存在的技术转移专业人才大量缺口。

优势学科交叉 产教融合培养

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对人类生产、生活和生存方式,产生变革性影响。从根本上讲,也正对高校人才培养产生深远影响。业内普遍认为,一名优秀的技术转移人才,应当具备技术的识别能力、技术战略的规划能力、政策法规的解读能力、行业企业发展的分析能力、技术转移的实操能力、金融工具的运用能力、商务谈判的沟通能力等。这些能力很大程度上需要将工商管理、金融、法律、公共管理等多学科知识融合学习而获得。

技术转移专业硕士如何结合理论与实践?育人指针指向“产学研创”融合。据悉,在这一学位点新方向上,其培养方式采取“双导师”制度,为每位具有工科背景的学子配备校内导师、企业导师各一名。导师们将为学生提供更具兼容性的知识体系,并将来自技术领域、商业领域的最新实践转变为课堂内容,改善知识更新速度,也使现有的高校课程体系变得更为灵活。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