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education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上海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被命名为市特色普通高中

新闻

食安良品签约上海合作交流会,携手洋县共筑有机行业新高地 食安良品签约上海合作交流会,携手洋县共筑有机行...

2025年3月26日,以“朱鹮之原·有机洋县”为主题的上海合作交流会在沪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共洋县县委、...

财经

今年面值退市第一股,风电巨头上市9年黯然离场 今年面值退市第一股,风电巨头上市9年黯然离场

“一路下跌!”“可悲,可叹,可恨!”上市9年的风电巨头华锐风电(ST锐电)从A股谢幕,一些股民在炒股社区...

  • @应届毕业生,申城这些网络招聘会不要错过

    进入四月,申城开办了多场针对毕业生的网络招聘会,还在着急找工作的毕业生们快看过来吧。 1、百日千万网络招聘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 时间:4月7日——7月底 招聘会场网址:中国国家人才网...

产经

超六成货币基金收益率不足2%,你还在坚守吗? 超六成货币基金收益率不足2%,你还在坚守吗?

为对冲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国内的市场流动性始终保持宽松状态,资金利率全线走低。受此影响,货币基...

上海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被命名为市特色普通高中

发布时间:2022/07/04 教育 浏览:231

日前,第六批上海市特色普通高中评审落下帷幕,到目前为止,上海市教委共批准命名17所市特色普通高中。在本次评审中,全市共产生两所特色普通高中,其中一所就是来自金山的上海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以下简称上师大二附中)。

与自然对话,成为“昆虫少年”

“我喜欢自然观察,尤其是昆虫方面,未来的职业发展想从事昆虫分类学研究。”王茗珑是上师大二附中的高三学生,今年正在备战高考,他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已十分清晰。在谈起为何喜欢研究昆虫时,王茗珑表示,这源于一次初中的昆虫识别竞赛。那是他第一次参观上师大二附中的博物学习空间,第一次体验标本制作,也是那一次,打开了他与大自然之间的“交流之门”,自此便与昆虫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不同的时间总能发现不一样的昆虫”。在正式成为上师大二附中的学生后,学校成了王茗珑的“假期实验室”,乡土生态园区、博物学习空间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只要一有空,王茗珑就在学校观察本土昆虫物种、查阅资料、物种鉴定、制作标本……渐渐的,他成为了同学眼中的“昆虫少年”。三年间,他向学校捐赠自制的昆虫标本35件,对校园内昆虫初步鉴定和统计共有60种,其中有8目56科78属,并参加2020未来生态学家计划。

从“兴趣班”到“生态科技课程”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学校这片沃土。自1985年建校以来,学校就致力于以“生态科技教育”为特色发展,从最初几位学生组建的兴趣班,到如今的生态科技教育课程。上师大二附中始终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提高生态文明素养贯穿到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为促进学生适性发展,学校建设了60余门特色课程,形成了“基础需求、兴趣发展、特长培养”的三阶课程内容,为有兴趣、有特长的学生提供展示机会和成长平台。

让“花鸟鱼虫”成为学生们的老师,学校的生态科技课程,打破校园和课堂的学习空间限制,充分挖掘利用校内外生态资源,培养学生们的探究实践及自主学习能力。

引进来,走出去

生态科技教育特色课程的形成,吸引的不仅仅是学生,一批批专家教授也走进校园,成为学生的科研启蒙和引路人。2021年5月“院士进校园”活动,褚君浩院士二度进校园开展科普讲座,学校在生态科技研究院设立了褚院士的名誉院长办公室和上海师范大学李利珍专家工作室,还和辰山植物园共同推进了“未来生态学家计划”等研究项目。

与此同时,上师大二附中着重培养年轻骨干教师,依托“双前沿课程”平台和校本特色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通过学科校本特色开发、融入生态科技特色的教学技能大赛、海韵大讲坛、跨学科项目研究、外出分享交流、走进科技园区等活动,提升教师的课程领导力。

同时,上师大二附中依托自身的生态科技教育特色课程,与区内外多学段、多所学校建立合作关系,与15所区内幼儿园、小学、初中学校结成金山区生态教育联盟学校。在2021年世界环境日期间,学校获得金山区生态环境局授牌,成为区级“生态文明修身实践点”,为区内外市民、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如今,上师大二附中已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也是一个新的起点。未来,学校将践行“五育”并举,落实融合育人,以生态科技教育课程为本,培养现代教育所要求的,素质高、综合能力全面的人才。正如校长蔡文所秉承的教育理念:“在当代社会中,需要的是多元化的人才,而不是只会学习和考试的“机器”。教育不能把学生‘圈养’在教室里,而应打通课堂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走进广阔天地,融入火热生活,广泛接触社会,亲近大自然,看春花秋月,观夏雨冬雪,察花鸟虫鱼,品世间万象。”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