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financial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聚焦上海复工复产:“白名单”如何扩容?资金流如何接续?

新闻

食安良品签约上海合作交流会,携手洋县共筑有机行业新高地 食安良品签约上海合作交流会,携手洋县共筑有机行...

2025年3月26日,以“朱鹮之原·有机洋县”为主题的上海合作交流会在沪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共洋县县委、...

财经

今年面值退市第一股,风电巨头上市9年黯然离场 今年面值退市第一股,风电巨头上市9年黯然离场

“一路下跌!”“可悲,可叹,可恨!”上市9年的风电巨头华锐风电(ST锐电)从A股谢幕,一些股民在炒股社区...

  • @应届毕业生,申城这些网络招聘会不要错过

    进入四月,申城开办了多场针对毕业生的网络招聘会,还在着急找工作的毕业生们快看过来吧。 1、百日千万网络招聘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 时间:4月7日——7月底 招聘会场网址:中国国家人才网...

产经

超六成货币基金收益率不足2%,你还在坚守吗? 超六成货币基金收益率不足2%,你还在坚守吗?

为对冲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国内的市场流动性始终保持宽松状态,资金利率全线走低。受此影响,货币基...

聚焦上海复工复产:“白名单”如何扩容?资金流如何接续?

发布时间:2022/05/11 财经 浏览:279

5月8日,上海市邮政管理局发布了上海市邮政快递业第一批复工复产“白名单”,不少居民收到了久违的快递包裹。

此前,上海市住建委发布《上海市重大工程建筑工地复工复产“白名单”》(第一批),腾讯和阿里巴巴的大型绿色数据中心、中芯国际等24个重大工程建筑工地在列。

随着疫情防控稳中向好,上海复工复产也按下“快进键”。“白名单”扩容如何惠及更多企业,产业链如何进一步打通,现金流如何接续……请看“新华视点”记者从一线发回的报道。

“白名单”如何惠及更多企业?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复工复产“进度条”正在加快。截至5月4日,上海市1800多家重点企业,复工率超过70%。

按照上海市经信委发布的《上海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引(第二版)》,返岗人员可在“随申办”App上使用“复工证”,“复工证”同时显示人员身份证、单位用工证明、核酸证明等有效信息。居(村)委经核对身份证,确认所住楼栋7天内无阳性、加做抗原检测阴性即可放行。

而对于很多普通市民来说,“三通一达”、顺丰、德邦、极兔等主要快递物流公司均被纳入复工复产“白名单”,意味着生活又向着日常回归迈进了一步。

同时,上海将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有力有序推进商贸企业复工复市。截至5月5日,上海12家重点连锁超市卖场的1626家门店中,有1193家门店恢复营业,其中,220家门店恢复线下营业。

还有不少人士呼吁,尽快让“白名单”惠及更多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产品,却可能成为产业链上的“大瓶颈”。一家大型企业负责人说:“企业目前最紧迫的材料是纸箱,最近只能通过朋友的保供单位调剂到一批。如果5月中旬还不能恢复正常,影响就会很大。”

如何顺畅生产全链条?

复工复产不是“一吹口哨就齐步走”,上游供应链保障和物流运输,是当下复工复产最大的两个“梗阻”。

“汽车产业的供应链很长,任何一环掉链都会影响整条产业链顺畅运转和产能提升。”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党委书记黄建英说,一方面,上汽集团对供应商产能、库存、原料进行全面摸底,尽可能协助支持其复工复产;另一方面,由上汽集团安吉物流有限公司承建运营的首批长三角重要物资应急保供中转站日前正式投运,成为“以点带链”保障产业链通畅的重要探索。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产自主高性能医学影像、生命科学仪器及医疗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者。疫情发生以来,1100名员工吃住在工厂,保证了70%至80%的产能。企业直观感受到,供应链正在改善。联影医疗董事长张强表示:“我们最重要的供应商都在长三角。之前由于跨省运输受阻,我们只能把外地供应商的零部件产品集合到联影常州工厂,再派车统一‘接驳’到上海。‘五一’以后,常州、昆山方向的物流已逐步放开。”

同时,也有企业反映,原材料跨省运输限制依然存在,物流成本增加,二级、三级供应商恢复还需要时间。“启动键已经按下,但整个产业链热起来、顺畅起来还需要努力。”

金融服务如何接续?

企业应收账款收不回来,银行贷款即将到期,可是工资照发、房租要付,资金即将断流……这是疫情下一些企业的真实困境。“保住资金流”,成为当前复工复产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据悉,浦发银行推出《浦发银行支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十六条”措施》,加大信贷支持力度,设立专项信贷额度2000亿元,提供直接融资渠道1000亿元,切实提升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度,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作为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经络血脉,物流企业的正常运转对经济平稳运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多家金融机构开辟绿色通道,畅通防疫运转“补给线”。

日前,上海银保监局推出了“金融支持抗疫和复工复产工作”15条惠民保企工作举措,要求加大信贷投放,满足复工复产资金需求,积极减费让利,降低综合融资成本,加强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等,引导金融机构因地制宜,实施精准供给。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