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LAIFE「巢汐Tide」 新品发布会盛大召开,“美似潮汐...
近日,LAIFE乐梵举办了一场盛大的红宝瓶2.0新品发布会,吸引了众多业内人士及媒体的关注。 *LAIFE「巢汐Tide」美似潮汐、更迭永续新品发布会现场 LAIFE乐梵作为全球领先的长寿科技企业,一直致力于利用前沿科技...
财经
-
@应届毕业生,申城这些网络招聘会不要错过
进入四月,申城开办了多场针对毕业生的网络招聘会,还在着急找工作的毕业生们快看过来吧。 1、百日千万网络招聘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 时间:4月7日——7月底 招聘会场网址:中国国家人才网...
品牌榜|跨过这扇门,开启新世界!百年马利要从天安门走向卢浮宫
发布时间:2019/05/09 产经 浏览:756
这是一扇跨越百年历史之门。
上海马利画材公司总经理徐文富对那一幕仍记忆犹新:去年元旦,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画像作者、中央美术学院张路江教授,在上海马利程家桥厂区画下马利老厂房的那道门。如今,这幅象征马利百年的画作“门”,被挂在了马利刚刚对外开放的“马利美术馆”。
张路江教授为百年马利创作的情景。
站在画作前,静下心去看、去想张路江教授笔下这扇老厂房中的门,仿佛在诉说着传统品牌求新求变的故事。透过这扇门,可一窥这家百年企业历经沧桑而常青的历史;跨过这扇门,可憧憬企业下一个百年再攀高峰的未来之路。
百年马利开启全新征程。
【历经百年青春不老】
马利。对中国画家们来说,这是一个响亮的名字,留下了难以忘怀的深切记忆。许多艺术家在回忆他们从初学者成为艺术大师时,津津乐道的是始终有马利相伴。著名画家陈逸飞曾说:“马利发展的历史,是近代中国美术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马利的成长与中国美术事业的繁荣发展息息相关。”马利美术馆内,刘海粟、黄胄、程十发、陈家泠等一批知名画家年轻时用马利颜料留下的画作,彰显着马利深厚的底蕴。
黄胄的五驴图。
陈家泠试笔之作“女”。
不忘来时路,方知向何生。
刚刚落成的马利文史馆,以一张老先生的照片为起点。他,就是马利创始人著名画家张聿光。
100年前,西洋画随着宗教已进入中国,但绘画用的颜料都是从英国、德国和日本进口。目睹中国画坛被昂贵的外国颜料一统天下的局面,张聿光等十位画家、教育家、企业家决定集资办厂,生产中国自己的美术颜料。该起一个怎样的名字呢?上海马利原总经理杨中毅说,为表示齐心合力,股东十人选了一个十笔划的“馬”字,取“马到成功”之意;再选了一个“利”字,希望颜料厂能够“利国利民”。
就这样,上海马利画材的前身马利工艺社诞生了。由此,绿色背景,圆形马头图案的绘画颜料,开始了其弘扬民族气节、打造民族品牌的创业历程。所有的色彩都有它所代表的含义,而这种叫做“马利”的色彩代表了华丽出彩。1919年,中国第一瓶广告色颜料在马利工艺社生产,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凭自己努力生产的美术颜料;1920年,马利工艺社又生产出中国第一支水彩颜料……
徐悲鸿为马利工艺厂的题词。
于右任为马利工艺厂的题词。
解放以后,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春风劲吹下,马利“一马当先”,瞅准时机从国外购置最先进的颜料生产线及包装设备,并大胆创新,在国内率先推出环保型铝管装颜料,一时间成为行业创新的风向标。目前,马利可生产高级油画、水粉画、丙烯画颜料等十几大类上千种产品。
深谙品牌之道,让百年马利青春不老。抓住年轻人才能赢得未来。这些年,马利先后在中央美院、中国美院、四川、广州、西安、天津等十大美院设立有“马利艺术奖学金”,马利与这些美术学院的长久关系,让马利品牌深入年轻人的心。与此同时,专卖店遍布全国,多数在文化街,有的还开到了中央美院等校园内,放大了马利品牌的传播效应。
正因如此,奠定了这些年来马利在中国颜料市场第一的位置。
【创新是保持活力的灵魂】
采访中,“创新”被马利画材总经理徐文富频频提及。纵观百年,技术创新是马利持续保持活力的灵魂。
有两个小故事被马利人引以为傲,一直口口相传。不为人知的是,2009年之前,天安门城楼的毛主席像一直用的是进口油画颜料。领袖像为什么不能用国产颜料?性能达不到。这一直是中国颜料界特别是马利人心中的一个痛。
这是与国外一流生产商的竞争,考验的是品质与创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2000年马利下决心建立起全国文教用品行业唯一的省(市)级技术中心,“勒紧腰带”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电脑测色配色仪等多种先进仪器设备,并购置了陶瓷介质颜料研磨机、真空双轴搅拌机、全自动铝管灌装机等世界最先进的生产装备。
埋头攻关数年,历经一场场“考试”,北京天安门城楼管理处最终决定,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用于翻新绘制天安门城楼毛主席像的颜料开始用上“上海造”。由此,马利人可以骄傲地说:经过创新和研发的马利牌油画颜料,防晒、防水、防温差等性能都达到最高技术水平。
另一则故事与美术大师韩美林相关。
早在2008年,马利收到了韩美林的来信。信中,韩美林对传统的中国画颜料的晕染效果很不满意,询问能否研制具有晕染效果的新颜料。“马利就是为艺术而生,艺术家的需求就是至高使命。”徐文富说。马利的工程师们夜以继日调制,韩美林大师也在北京、杭州、上海等地数十次试笔,终于研制成功了中国墨彩画颜料。徐文富回忆说,每次试笔后,韩美林都极为认真,都会评注“好”、“差一点”、“可以”等。如今,马利美术馆内仍陈列着韩美林当初试笔的画作。
韩美林大师为中国墨彩画颜料试笔。
可以说,这是中国艺术大师与中国西洋绘画颜料鼻祖的一次天作之合。中国墨彩一经推出,备受艺术界追捧。
中国墨彩画颜料一鸣惊人。
自韩美林始,马利切实感受到画家需求与企业发展的相得益彰的效应,设立“画家之友”实验室,为画家建立个人档案,以满足其个性化需求。与著名油画家徐芒耀共同研发出博物馆级油画颜料,使用这款颜料画的油画,可以放在博物馆中永久珍藏。
【从天安门走向卢浮宫】
回首百年,虽绘就出一一幅幅精彩画卷,但马利人认为“还可以做得更好”。而这,现在要交给下一个百年完成。
2017年对马利来说,是大调整的一年,执掌马利近20年的杨中毅将接力棒交到徐文富手中。在杨中毅任下,马利颜料完成了“从石库门走向天安门”的跨越。而新班子的使命将是带领马利“从天安门走进卢浮宫”。
这是一份郑重的嘱托和信任,也是一份沉甸甸的担子。为应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马利适时作出结构调整,以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自2017年6月至11月底,马利生产线逐步转移至杭州,并已顺利安装投产,至2018年,马利公司上海程家桥厂区作为生产基地的功能成为历史。未来,这里将打造成为充满艺术氛围的创意园区,在这里市民可以与国内外艺术家交流互动,成为上海新的艺术地标。
而张路江教授画下的那扇门,既是历史的注脚,也是未来的展望。马利大股东红双喜集团董事长王顺林说,跨越这道门,不仅是一种转型更是一种对自我的跨越。进入新时代,马利不仅是保存在经典品牌里几代人的珍贵记忆,更重要的是它的转型发展。在传承优秀品牌基因和制作工艺的同时,要给老品牌注入新内涵,焕发新活力。
“真的变了”,这是如今马利人对马利这几年的最大感慨。“干好了才有资格干到退休,以前那种进了马利就一劳永逸的想法过时了。”马利副总经理郑峣笑着说,徐总的钱现在开的高,但大家也感慨不好挣了,马利不养闲人了。2017年,根据市场需求,马利将不必要的部门及公司与其他部门合并,人员也从170多人精简至107人。
100年前马利以西洋画材料起家,当时是最时髦的,100年过去了,要不断给品牌注入新内涵,才不能辜负企业创办的初心。而这,需要年轻人的思想。这两年,马利大胆启用新人。英国留学回来的90后艾莎,刚来不久公司就让其成立了一支设计小分队。他们的新思路、新想法已经给马利的老人们带来思想上的冲击。“既然自己很难改变自己,就要引进年轻人让他们来改变我们。”徐文富坦言,刚进来的这批年轻人想法新颖,设计前卫,他甚至都难以一时接受。“但我坚决支持他们,如果他们被老人同化,败下阵来,那我们也就没有了未来。”在年轻人策划下,刚刚过去的五一,马利与全家来了一次跨界合作,马利标志性的双马LOGO出现在全家门店的湃客咖啡上,一时间成为网红产品。
不少马利代理商甚至感言,马利过去两年的变化几乎比过去20年变化都大。更直观的是销售数据的变化。过去两年马利销售额大幅攀升,2018年逼近6亿元。充满干劲的徐文富为马利立下了更高的目标:在未来的3到5年内使销售额突破10亿元大关。
创新不断提速,品质不断提升,设计更符合审美……马利正在新的百年征程中奋蹄疾驰。正如马利老厂区内巨幅海报上的那句话“心若年轻,青春永远”,虽为一个历史悠久的百年品牌,但绝不墨守成规,时刻保持年轻的心态,不断进取,与时俱进。
这样的马利,必将是色彩世界抹不去的中国颜色。
老厂区内50米的涂鸦长廊,代表着马利从单色逐步发展到五彩斑斓的现在以及更加广阔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