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 industry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产经 > 老字号创新,有了“网红”还不够 | 财经时评

新闻

食安良品签约上海合作交流会,携手洋县共筑有机行业新高地 食安良品签约上海合作交流会,携手洋县共筑有机行...

2025年3月26日,以“朱鹮之原·有机洋县”为主题的上海合作交流会在沪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共洋县县委、...

财经

今年面值退市第一股,风电巨头上市9年黯然离场 今年面值退市第一股,风电巨头上市9年黯然离场

“一路下跌!”“可悲,可叹,可恨!”上市9年的风电巨头华锐风电(ST锐电)从A股谢幕,一些股民在炒股社区...

  • @应届毕业生,申城这些网络招聘会不要错过

    进入四月,申城开办了多场针对毕业生的网络招聘会,还在着急找工作的毕业生们快看过来吧。 1、百日千万网络招聘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 时间:4月7日——7月底 招聘会场网址:中国国家人才网...

产经

超六成货币基金收益率不足2%,你还在坚守吗? 超六成货币基金收益率不足2%,你还在坚守吗?

为对冲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国内的市场流动性始终保持宽松状态,资金利率全线走低。受此影响,货币基...

老字号创新,有了“网红”还不够 | 财经时评

发布时间:2019/05/28 产经 浏览:655

330
 
从去年开始,不断有老字号的新产品成为“网红”:奶糖味的香水和润唇膏、墨水鸡尾酒和花露水鸡尾酒……这些产品刚一问世,就吸引很多消费者,口口相传成为市场追捧的“网红”。
老字号创新取得这样的成果自然应该点赞。但若对老字号的“网红”作进一步了解则能发现,老字号创新仅有“网红”还不够。
一方面,老字号要思考“‘网红’到底能为品牌带来什么”。很多老字号的“网红”产品是跨界产品。比如,奶糖香水、墨水鸡尾酒和花露水鸡尾酒都不是老字号生产的,而是来自跨界合作伙伴。从销售本身看,消费者抢着购买的是这些合作伙伴的产品,并不是老字号的产品。所以从某种程度看,跨界产品的走俏,是合作伙伴“沾”了老字号的光,借助老字号推广了自身的产品。
有的老字号可能对此不服气,觉得通过这些跨界合作,品牌得到了充分曝光,尤其是能吸引年轻人的目光。这一点毋庸置疑,老字号借助跨界确实能让外界感受到一颗年轻的心。但是,如何把影响力变成实实在在的销售额,仍旧值得老字号思考。
部分老字号在推广跨界产品的时候,也有根据自身工艺特长推出拳头产品。不过从目前的营销效果看,似乎跨界产品的风头要盖过老字号自身的创新成果。所以,老字号不能沉湎于“网红”产品已经带来的市场关注度,而是要进一步强化对自身特色产品的营销力度,让市场更了解老字号的创新能力和生产特长。
另一方面,老字号既然有了“网红”,也要善于用互联网的方式“吆喝”。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笔者在网上选购老字号产品时,发现有些老字号对互联网的认识还比较粗浅。
比如,有的老字号以为在网上开店就能拓展服务范围、触达更多的消费者,可当用户以老字号的名称为关键词在电商平台搜索时,排名靠前的结果是老字号的代理商。这既可能是平台根据销售情况进行的自然排序,但也有部分代理商通过竞价提高排名的因素。不过,好多老字号对这样的结果不介意,有的觉得用户仍旧会找到自己;还有的觉得就算是买代理商的产品,仍旧是老字号得益。再比如,部分老字号虽然开设了网店,但“装修”简单,线上店铺与时尚感有相当距离,只是一股脑儿地将新产品“堆”到线上。
殊不知,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如此搜索结果很不利于老字号。一来网络人口红利已经消失,越来越多的品牌在为流量烦恼。哪怕是一家在网上经营许久的店铺,都试图用各种方式吸引消费者。在这样的背景下,触网不久的老字号如果只是“姜太公钓鱼”,恐怕很难获得客流。二来代理商虽然在卖老字号的产品,可不少产品与老字号的最新创新有脱节,消费者第一眼看到的是代理商而不是老字号的官方旗舰店,很可能会错过老字号的创新。笔者觉得,这些结果说明部分老字号对互联网还是“只知皮毛”,外部样子有了,但底子还不足。
如此种种,与老字号创新背后的体制机制也有关系。笔者在了解部分跨界产品的诞生过程时,发现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新品牌介绍产品的人员往往很年轻,对创新故事侃侃而谈,细节丰富,而且面对提问几乎“有问必答”,因为他们就是一线创新者,亲历创新每个过程;可老字号介绍产品的人员往往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虽然反复强调老字号创新的决心,可很多时候根据提前准备的稿子照本宣科,如果被问到细节,只能向其他工作人员求助。还有知情者透露,部分老字号内部仍旧“等级森严”,不要说创新过程需要层层申请汇报,就连创新成果如何推广也得“高层”拍板。
从企业内部管理的角度来说,这么做或许并没有错,但在瞬息万变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老字号如果想赢得市场先机,还是得“轻装上阵”,既要放手让年轻人根据年轻群体的喜好大胆创新,也要为创新产品的推广过程“松绑”,不要因为内部流程而耽误了新产品上市的脚步。
眼下,很多老字号都有了“网红”产品,这是好事。不过老字号也要注意,“网红”并不等于“常红”;想要“常红”,还是要看看自身产品和发展与市场需求的差距——不论是表层的营销方式、还是深层的管理方式,都要向年轻化再迈一大步。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