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 industry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产经 > 练塘:穿越千年乡愁 大城市旁难得的生态美景

新闻

数字化赋能餐饮业:流浪泡泡9月上线全链路管理系统 数字化赋能餐饮业:流浪泡泡9月上线全链路管理系统

2025年8月21日,在武汉汉口喜来登大酒店举行的发布会上,在流浪泡泡品牌发布会上,企业宣布将于9月正式...

  • 食安良品签约上海合作交流会,携手洋县共筑有机行...

    2025年3月26日,以“朱鹮之原·有机洋县”为主题的上海合作交流会在沪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共洋县县委、洋县人民政府、汉中市经济合作局联合主办,旨在深化区域协作,推动有机食品产业链的整合与升级。食安良品作...

财经

今年面值退市第一股,风电巨头上市9年黯然离场 今年面值退市第一股,风电巨头上市9年黯然离场

“一路下跌!”“可悲,可叹,可恨!”上市9年的风电巨头华锐风电(ST锐电)从A股谢幕,一些股民在炒股社区...

  • @应届毕业生,申城这些网络招聘会不要错过

    进入四月,申城开办了多场针对毕业生的网络招聘会,还在着急找工作的毕业生们快看过来吧。 1、百日千万网络招聘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 时间:4月7日——7月底 招聘会场网址:中国国家人才网...

产经

超六成货币基金收益率不足2%,你还在坚守吗? 超六成货币基金收益率不足2%,你还在坚守吗?

为对冲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国内的市场流动性始终保持宽松状态,资金利率全线走低。受此影响,货币基...

练塘:穿越千年乡愁 大城市旁难得的生态美景

发布时间:2020/04/29 产经 浏览:646

图片说明:茭农收获茭白

图片说明:古镇

图片说明:市级美丽乡村徐练村

图片说明:上海市乡村振兴示范村东庄村

  “练塘东西长九里,南北袤六里,湖滨接荡,四面皆水,为吴越分疆之要点,松沪西北之屏藩。”这是《章练小志》里对练塘的记载。练塘是钟灵毓秀的江南古镇,位于沪苏浙交界处,镇域面积93.8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9万。7000年前,长江老三角洲和太湖孕育了这块富庶的土地。练塘建镇已有1100多年历史,五代十国时晚唐刺史章仔钧携夫人练氏镇守于此,因多水塘,故名章练塘。另传,东吴大都督周瑜曾在此建塘操练水军,故名练塘。

  2001年练塘将原练塘、小蒸、蒸淀三镇合一,形成如今的练塘镇。练塘厚重的红色资源、悠久的历史文化、良好的生态环境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有风景的地方就会有新经济,有生态的地方就会有新发展,练塘发展的势头正呼之欲出,发展的春天正款款走来。这里,是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内难得的一片蓝海。2019年练塘镇参选“中国最美村镇”评选,经过层层选拔和激烈角逐,最终荣获“2019中国最美村镇”。

  环境安居乐业 党群关系融洽

  练塘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同志的故乡。陈云同志在新中国成立后,多次来练塘进行调研和考察,和当地的干部群众打成一片,“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唯实精神也深深烙印在练塘这片土地上。

  在红色基因和“唯实”精神的传承和感召下,练塘基层干部实实在在为人民服务,真真切切关心百姓,使得这里的干群关系融洽,社会治安平稳可控。练塘已连续八年成功创建上海市平安示范社区,这充分说明了近几年来基层社会治理的成效显著。

  一个地方的发展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和“地利”需要有大局大势和机缘巧合,“人和”是要靠自身奋斗出来的。近年来,通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转变观念、转变作风,进一步提升能力水平”学习教育活动,练塘广大基层干部的精气神不断激发,使得干部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越来越强,能力水平也大大提升,党群关系也越来越融洽。“不待扬鞭自奋蹄”的练塘正蓄势待发,为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真正落地做好了充足的人才储备和组织保证,属于练塘的“高光”时刻即将到来。

  练塘的“人和”在于实战中淬炼干部的担当精神。近两年,练塘镇域全面推开村居基层党群服务站、综治中心和社区事务服务中心“一站两中心”建设,率先开展干部下楼开放式集中办公。通过这种方式,干部实现从楼上到楼下,村居实现“工作去行政化、阵地去机关化”,得到了群众广泛拥护,干部和群众联系沟通“最后一公里”的梗阻被打破,干部作风更加务实有效。这些工作举措的层层落实,实现了“党建引领-为民服务-锤炼干部”任务的大串联、大融合,也使村居干部工作状态有了新的提升,基层各项工作有了新的发展。

  同时,在开展“唯实”大调研的过程中,练塘镇发现,村居居家养老、看病就医、交通出行等成为群众普遍反映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能够跨前一步在基层解决的。所以趁“一站两中心”建设的契机,练塘通过先行试点信访代理机制,以镇信访办为代理中心,探索利用村级党群服务站承上启下的组织功能,构建起全镇信访代理网络。

  信访代理点配备的兼职信访代理员会主动定期收集群众诉求,社区事务服务中心再对收集的各类诉求依法分类处理,让信访代理“可操作、能追溯、派用场”,信访群众能“找得对人、说得上话、办得了事”,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并逐步向全镇“一站两中心”推广,实现了在家门口、讲政策推进智慧社会治理新模式,让老百姓不出村即可与镇职能部门“面对面”即时沟通。

  练塘的“人和”更在于老百姓的淳朴和观念。去年,青浦区“三大整治”如火如荼开展,练塘更是发出了“全力奋战100天,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号召,统筹推进“三大整治”行动。其中,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是实施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任务,事关广大人民群众根本福祉。全镇党员干部纷纷亮承诺、做表率,以“党员带头当先锋,三大整治齐行动”为主题,掀起了整治热潮。随着整治的深入开展,农村宅前屋后、田间地头、河道马路、小区楼道等旧貌换新颜,老百姓也从起初的不理解、不支持,到转变观念支持配合。

  老百姓的转变观念也体现在住房解困上。这些年来镇党委政府一直牵挂着无地农民的住房问题,2019年启动了本镇258户无地农民集中居住项目,经过两轮签约工作,顺利完成了254户农户签约,签约率达98.4%,这也大大增强了党委政府的信心。结合本镇实际情况,练塘已经着手规划2020-2022年农民集中居住方案,为解决老百姓的实际困难拿出该有的态度。

  虽然,今年遇到了传播速度快、感染范围广、防控难度大的新冠肺炎疫情,但随着“三网融合”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练塘也有了城乡精细化管理的底气。练塘镇第一时间精准施策,迅速制定细化方案,以“网格化管理,‘户长制’防控”为主要模式,将村组分成片区,再将片区分成若干个中心户,每10户形成一个小网格,让更多的党员、村民骨干、乡贤、志愿者等融入到小网格中,实现“网格联心、网格联防、网格联保、服务家园”,形成三级“户长”防控的“天罗地网”。通过实施“三个守护”行动,激发出全镇人民在“守护家人、守护家园、守护家国”的精神和情怀,全面调动人民群众中蕴藏的积极因素,使得整个练塘人人讲担当、愿担当、善担当,营造人民安居、百姓乐业的平安环境。

  茭白香里说丰年 长三角里新田园

  练塘镇上承苏浙百川细流,下迎浦江滔滔大潮。淀山湖水、太湖水、汾湖水在此汇合进入黄浦江,练塘静默而执着地守护着上海的西大门。

  练塘地理位置独特,毗邻诸多古镇,北有朱家角、西有金泽、南有西塘、枫泾。区别于朱家角的车水马龙、人声鼎沸,金泽的人烟寂寥、质朴清静,练塘这座“生活中的古镇”多了些许烟火气,又少了些商业气。

  这里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古迹充盈。镇民依水而居,街巷因河而成,“高屋窄巷对街楼,小桥流水处人家”是练塘独特的景观。街道两旁的民居重脊高檐、过街楼、河埠头、长廊、幽弄和深宅使古镇呈现古朴、恬和、幽静的风貌。

  练塘古镇建筑至今保存完好,核心保护区面积1.3平方公里,明清以来的建筑总面积达100683平方米。已经确认的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即陈云故居和金山坟遗址。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有顺德桥、小蒸农民暴动指挥所、颜安小学、天光寺等9处。已登记不可移动文物有圣堂、阜康酱园、陆家米行、高氏民宅等8处。

  除了古色和红色资源,练塘的美还在他的绿色生态优势。练塘被誉为上海最大的“氧吧”,是上海二级水源保护区。这里有潺潺不断、清洌洁净的太浦河、黄浦江;这里有绵延铺盖、郁郁葱葱的涵养林、生态园。生态涵养林东西跨度10公里,南北平均跨度0.4公里,占地约20000亩,来到太浦河生态涵养林,仿佛置身于绿色海洋中。入口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左右两侧怪石嶙峋的石碑,著名画家程十发所题的“三泖森林”、“九洲仙境”八个大字苍劲古朴,沿着景观大道走不多远,宽广的亲水钓鱼台向湖心延伸。

  步入生态涵养林区,一条红绿蓝相间,全长10公里的半马跑道绵延向前,席地而长的苔藓植物,低矮茂盛的灌木丛,高大名贵的乔木林,千姿百态,高低有致,形成层次交错的绿色立体空间。曲径幽深,鸟语花香,空气清新,芬香袭人,俨然一副“点成景、线成廊、面成园”的自然画卷,让人心旷神怡,乐而忘返。

  “茭白香里说丰年,长三角里新田园”。近来,练塘镇党委、镇政府借力造势,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紧紧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契机,实现区域要素流动,资源优化配置,打造产业联动发展重镇、淀山湖世界著名湖区核心城镇、江南宜居型水乡古镇,建设“三生融合、三色辉映”美丽新练塘。

  练塘的乡村振兴战略,正在走出新路子。按照“一核两廊三组团”功能布局,凸显东庄村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区位核心,连片谋划朱枫公路片区乡村振兴,打造“新时代江南田园示范区”。同时,落实第二轮农林水三年行动计划,蒸淀、太泖片区河道整治项目稳步推进。练塘构思了农业区域发展“三区”划定,规划形成“三万三千、六个一”的布局,打造“一粒米”、“一根茭”、“一颗菜”、“一条鱼”、“一枚果”、“一方绿”工程。

  最近,练塘正试点探索农村相对集中居住、加快推进无地农民(渔民)解困工作,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提速,形成“3+7+15”的美丽乡村格局。全镇30个村(居)全部通过区级复核验收、完成全市第一批“无违镇”创建验收;全区第一个全面完成“一站两中心”建设,全市第一个全镇域推进开放式集中办公。同时,练塘还先后获得全国卫生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全国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级生态镇、上海市文明镇等称号。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个声音传到底、一个目标干到底,当历史文化名镇遇上长三角一体化、遇上乡村振兴,一幅方兴未艾的宏伟蓝图已在练塘徐徐铺展开。

  富民精神再起 提供精准“店小二”服务

  上世纪90年代初,强劲的改革春风吹进了练塘。也是那一年,红旗塘开挖淹没了练塘的大片农田、村庄,给原本脆弱的经济“雪上加霜”。如何在这样的“利”与“害”中求变,闯出一条新路?当时蒸淀地区(蒸淀后来并入练塘)的干部群众谋定而动、大胆创新,创办了华东地区首家私营经济开发区-富民经济开发区,形成了“富民模式”,培育了“富民精神”,那时的富民开发区引领华东地区进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21世纪初,在练塘镇一块肥田沃土上,又诞生了一家经济开发区――练塘工业园区,2013年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它秉承着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理念,从一块农田变成了有150余家企业集聚,以先进装备、新材料、电子信息产业、节能环保设备、健康医疗和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3+3”产业园区,每年创造税收近5亿元。那时练塘工业园区也是长三角区域新兴的制造“高地”。

  进入新时代,在练塘这块土地上,“变”与“不变”两种旋律都在书写着历史。不变的主角,是一方水土养育的练塘儿女――一直勤劳善良、自力更生,为保护生态环境、守护二级水源保护地,讲大局、高格局,守住了寂寞、作出了贡献。不变的旋律,是发展创造――2019年练塘完成税收总收入27.4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81亿元,在青浦区民营经济发展中独树一帜。不变的气质,是红色基因――“敢为人先”的富民精神熠熠生辉、“唯实唯干”的陈云精神深入脉搏。

  更多的则是变。变得最大的是格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练塘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部分,从上海的远郊小镇成为长三角一体化的核心圈层,由“圈外”变成了“群内”,由“边缘”变成了“前沿”,由“成员”变成了“中心”。

  如今,练塘的“朋友圈”持续扩大,苏浙企业、客商、游客纷至沓来,把练塘作为产业转移、休闲旅游的“首选地”,招商落户企业大部分来自长三角地区。2019年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上海交易团首日就传来好消息,在练塘镇党委、政府的牵线搭桥下,位于练塘镇的震坤行工业超市与陶氏公司、施耐德电气达成了1亿美元的采购意向订单。这也是上海交易团在本届进博会上的首单成交。

  一路走来,“练塘服务”一直在为练塘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练塘如今税收每年超过25亿元,背后是“贴身管家”“暖心保姆”“热心店小二”的支撑。

  练塘一直秉承“店小二”服务理念,做到服务企业无小事。推行“一站式”受理制度,建立企业服务“直通车”机制,让落户企业坐上服务直通车。练塘开展企业座谈日活动,践行“个别需求上门服务、重点企业重点服务、普遍问题专项服务”相结合的服务宗旨。对于企业做到“无请不扰”“无事不扰”“无需不扰”,建立“清”上加“亲”的关系,让营商环境更有“温度”,让服务质量更有“厚度”。

  展望未来,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好风景引来新经济已经成为共识。练塘牢记“一体化,一盘棋”,把长三角一体化作为首位战略,联动周边地区,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建设。

  得益于长三角地区强大的科研实力和雄厚的制造业基础,练塘工业园区将是“长三角产业地图”中的一块重要拼图,将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高标准谋划面向未来的先进制造业,构建融合发展的区域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绿色智谷”。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