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livelihood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商业 > 他是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今天,我们一起挥泪送别著名全国劳模李斌

新闻

食安良品签约上海合作交流会,携手洋县共筑有机行业新高地 食安良品签约上海合作交流会,携手洋县共筑有机行...

2025年3月26日,以“朱鹮之原·有机洋县”为主题的上海合作交流会在沪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共洋县县委、...

财经

今年面值退市第一股,风电巨头上市9年黯然离场 今年面值退市第一股,风电巨头上市9年黯然离场

“一路下跌!”“可悲,可叹,可恨!”上市9年的风电巨头华锐风电(ST锐电)从A股谢幕,一些股民在炒股社区...

  • @应届毕业生,申城这些网络招聘会不要错过

    进入四月,申城开办了多场针对毕业生的网络招聘会,还在着急找工作的毕业生们快看过来吧。 1、百日千万网络招聘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 时间:4月7日——7月底 招聘会场网址:中国国家人才网...

产经

超六成货币基金收益率不足2%,你还在坚守吗? 超六成货币基金收益率不足2%,你还在坚守吗?

为对冲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国内的市场流动性始终保持宽松状态,资金利率全线走低。受此影响,货币基...

他是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今天,我们一起挥泪送别著名全国劳模李斌

发布时间:2019/02/25 商业 浏览:626

713
 
平凡中包孕伟大,朴实间天成不朽。
2月25日上午,龙华殡仪馆内庄严肃穆,著名全国劳模李斌生前的工友、亲朋以及各界群众怀着沉痛的心情前来吊唁,为他送别最后一程。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李斌自1980年12月进入上海液压泵厂至今39年,一刻也没有离开过一线岗位。他把自己的一生全部奉献给了他所热爱、忠诚、奋斗的我国液压气动制造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了普通工人的骄人业绩,不愧是伟大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
技术工人楷模
一眼望不到头的送别队伍中,一批熟悉的老劳模也前来为李斌送行。全国劳模包起帆手持菊花,红着眼圈告诉记者,“李斌生前虽身兼数职,但从来不搞特殊化,失去这样一位好同志、好战友太痛心。”这几年,李斌工作地点调动到临港,但他不忍让司机来来回回接送,每次都是自己乘地铁。后来单位考虑到工作地点实在太远,允许家属跟过去照顾他,但但都被他拒绝了,他也不想让太太来回奔波太过劳累。“心中只装着他人,从来没有自己,毫不在意自己有多辛苦。”包起帆忍不住擦拭眼角的泪水。
80多岁的杨怀远也来了。老人难掩内心的悲伤,哽咽地说,“李斌是我们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像他在这样平凡的岗位上能作出如此不平凡的业绩,完全是他自己刻苦学习、攻关钻研的结果。”杨怀远还回忆起20年前与李斌第一次握手的情景。“当年我作为全国10个老劳模代表之一,向年轻一代的优秀青年代表颁奖,我对应的就是李斌。”那是新老一代劳模的握手和传承。“少睡觉、快吃饭,走路小跑抢时间,李斌身上体现的就是一种肯吃苦、甘坐冷板凳的工匠精神。”杨怀远说,即使李斌这么多年来各种荣誉加身,但从来没有一点架子,从来不吹捧自己,眼睛始终向下,始终恪守本职。
“李斌身上体现出的工匠精神,将是我们永远的财富。”上海电气液压气动有限公司总经理葛志伟说,他总是把工作做到极致,对技术的钻研精神永远不停步。他紧跟时代,勇于创新,敢为人先,以精湛的技艺、丰富的经验、顽强的意志,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为我国液压气动行业、上海先进制造业和上海电气的国有企业发展作出了许多有价值、有效益、有创新意义的重要贡献。“他身上的那股子钻研精神,是我们每一位技术工人学习的榜样。”
坚守一线岗位
71岁的陈老伯一大早从宝山赶来,就是为了能送李斌最后一程。“李斌是我们工人阶级的楷模,这么年轻就去世了,令人痛惜。”陈老伯说,虽与李斌并不相识,但同为技术工人心是相同的,这样的专家型工人是国家的脊梁,不能忘记这些为国家做贡献的技术工人。
30年前,曾与李斌一起去德国培训的老同事张三秋回忆起往事,对李斌竖起大拇指。“当时别人都下班赶着去吃饭了,李斌仍会对德方的技术人员问个不停,他的专业精神当时真切地打动了德方公司。”张三秋当时甚至觉得李斌有点“另类”。但在同行学习团中,李斌凭借极其刻苦的精神,掌握了数控设备的加工、编程、工艺、维修等四大技能。今天看来,正是他的另类成就了今天的李斌。“当时我们就听外方要高新把他留下来,但他只是笑而不答,我们知道他对公司和国家的那份感情,他毅然和我们一起回到了厂里。”
39年一直坚守在国企一线岗位,这是极不容易的。其实,李斌的职业生涯中改变人生轨迹的机会有很多。这些机会在大多数人的眼里,是难得的“好机会”,但都被李斌“浪费”了。据李斌的同事回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当时工厂在浦东和一家叫萨奥的美国企业合资,厂里抽调李斌和一帮技术骨干帮助调试机床,两个月后,李斌又被合资企业看中,想把他挖走。那时合资企业设备先进,都是数控机床,确实能发挥他的一技之长。但这些都和李斌无关,他就像一颗螺丝钉,牢牢地钉在生产第一线,成为“玩转”进口机床的高手。当时的老厂长禁不住夸赞:有一个李斌,工厂就可以起步;有十个李斌,企业就能振兴。
李斌也曾说,在他心里有一杆道德的标尺始终在衡量自己,是工厂培养了他,决不能在工厂最需要的时候离开,要知恩图报,与工厂荣辱与共,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把工厂搞上去。这些年,也有不少企业领导想把他调到管理岗位,但他却坚持要留在一线岗位,用创新劳动实现他心中那个“站到世界数控技术的前沿推动企业发展”的梦想。
传承李斌精神
超越自我,知难而进。李斌不仅成为液压技术领域的领军人物,并带起了一大批“李斌”。
1998年进厂的王祺伟是李斌一手带起来的徒弟。“师傅为人低调谦虚,技艺精湛,但当时对我们这群毛头小伙都是手把手教,毫无保留。”王祺伟说,师傅一刻也没有停止学习,对产品的质量从来都是要求做到极致,在他的字典里没有“过得去”“还行”等词汇。“在他手下学习工作,我们也绝对不能有混混就过去了的思想。”正是这种“较真”,让李斌带领的全公司技术革新项目取得一个个突破。他领衔的高压轴向柱塞泵马达国产化关键技术攻关项目,突破了11项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使我国真正拥有国际先进的液压元件制造技术。尤其近十年来,共完成新产品项目102项,申报专利192项,完成工艺攻关350项,设计专用工具、夹具550把,为企业创造效益超过6亿元人民币,将我国液压气动行业的整体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
李斌不仅是上海的李斌,更是全国的李斌,是千千万产业工人的代言人。他时刻关注着技术工人的现状和未来,积极开展调查研究。2016年他在全国两会上海团组讨论上发言,提出了“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建议。之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中办、国办印发的《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汲取了李斌的多项建议,体现了一名新时期产业工人的大局眼界和责任担当。上海市总工会基层工作部副部长竺敏说,“李斌精神值得代代相传,我们会继承他的遗志,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继续推进下去,不辜负他的希望。”
大家都知道李斌是“大国工匠”,其实李斌也很会做菜,很会栽花。但忙碌的工作,让他很难兼顾家庭。回忆起父亲,李斌儿子说,“父亲一直在奔波,一直在劳累,谦虚的他一直把自己看得很轻,从不给别人添麻烦,他也经常教导我要脚踏实地,吃得起苦,吃亏是福。”在李斌儿子印象中,李斌很少在家展露愁容,以至于他始终觉得父亲没什么烦恼,直到病倒了,才慢慢发现其实要强的他,并不是无所不能的“铁人”。“他并不亏欠我和妈妈,他最亏欠的是他自己”,回忆起父亲烧的菜、下的面、熬的汤,李斌儿子潸然泪下。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李斌,我们永远怀念您!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