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livelihood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商业 > 家务忙制约市民锻炼?2018沪全民健身报告公布,42.8%经常参加锻炼

新闻

食安良品签约上海合作交流会,携手洋县共筑有机行业新高地 食安良品签约上海合作交流会,携手洋县共筑有机行...

2025年3月26日,以“朱鹮之原·有机洋县”为主题的上海合作交流会在沪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共洋县县委、...

财经

今年面值退市第一股,风电巨头上市9年黯然离场 今年面值退市第一股,风电巨头上市9年黯然离场

“一路下跌!”“可悲,可叹,可恨!”上市9年的风电巨头华锐风电(ST锐电)从A股谢幕,一些股民在炒股社区...

  • @应届毕业生,申城这些网络招聘会不要错过

    进入四月,申城开办了多场针对毕业生的网络招聘会,还在着急找工作的毕业生们快看过来吧。 1、百日千万网络招聘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 时间:4月7日——7月底 招聘会场网址:中国国家人才网...

产经

超六成货币基金收益率不足2%,你还在坚守吗? 超六成货币基金收益率不足2%,你还在坚守吗?

为对冲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国内的市场流动性始终保持宽松状态,资金利率全线走低。受此影响,货币基...

家务忙制约市民锻炼?2018沪全民健身报告公布,42.8%经常参加锻炼

发布时间:2019/09/19 商业 浏览:502

9月18日报道:记者今天获悉, 2018年上海全民健身事业总体发展状况令人满意,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常住人口比例为42.8%,可供市民健身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23 m2。值得一提的是,工作没时间依然排在制约锻炼因素首位,没有参加锻炼的市民中因为惰性因素占到43.8%,因为家务忙占到37%。

《2018年上海市全民健身发展报告》(简称“300指数”)今天发布。数据显示,2018年上海全民健身事业总体发展状况令人满意,市民对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满意度有所提升,经常参与体育锻炼人口比例保持稳定,市民体质健康状况良好。
2018年的300指数总分为245.8分,较上一年度有所提升。“健身环境”、“运动参与”以及“体质健康”三项组成单项指标均处于“满意”区域。
其中,“健身环境”为80.8分,发展总体持稳。截至2018年底,全市可供市民健身的体育场地面积达到54,028,318m2,可供市民健身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23 m2,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国家统计标准)2.1m2。体育场地面积的增加,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投入和保障。2018年,市、区两级政府在全民健身事业上总投入财政经费达28.6亿元,较上年增长136.4%。其中,总投入的83.6%作为全民健身专项工作经费;其余16.4%的投入作为全民健身日常工作经费。

在全民健身赛事领域的“放管服”改革下,“运动参与”指数升至81.5分。2018年,上海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常住人口比例为42.8%。与2017年相比,19-29岁、50-59岁、60岁及以上市民成为上海市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市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是为改善体质、增进健康,其次为调节情绪减轻压力、减肥塑身和增加体力活动等。据统计,跑步、快走(健步走)、骑自行车等成为市民经常参加的体育锻炼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制约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市民中,16.7%是因为工作没时间,14.4%因为缺乏运动设施,11.6%是因为怕受伤。另外,没有参加体育锻炼的市民中,54.8%亦是工作没时间,惰性和工作忙没时间分别为43.8%和37%。
“都是通过问卷调查而来,也反映了上海市民诚实,缺时间永远都是第一位的,还有是真实地表达个人锻炼意愿度,部分人就是因为懒惰,这也是一直排在前三位的原因之一。怕受伤提醒了我们应该加强科学、安全锻炼的引导。”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体质研究与健康指导中心主任、研究员刘欣介绍到。
2018年,上海举办的赛事活动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参加,不断丰富全民健身办赛主体,赛事品质和市场效益不断提升。作为上海全民健身代表性赛事,上海城市业余联赛实现了100%社会化办赛,其中有154家企业和248个社会组织参与,共举办活动6186个,80万市民、近250万人次参与赛事。参与人数最多的是篮球项目,其次是围棋和跆拳道项目。
与往年相比,申城市民体育消费情况呈收敛态势。数据显示,2018年上海有体育消费人群占比为80.9%,人均体育消费升至2580元。其中,6-17岁的青少年人均体育消费为3327元,较消费水平最高的18-59岁人群仅低39元,青少年人群的体育消费能力不容忽视。
报告显示,“体质健康”指数为83.5分,总体发展令人满意。2018年,全市共有186,082位成、老年人进行了体质测定,其中成年人体质达标率为97.9%,优良率为64.1%;老年人体质达标率为97.8%,优良率为55.7%。2018年,青少年体质达标率为96.9%,优良率为46.4%,优良率较2017年上升3.6个百分点。总体上上海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稳步回升。
值得注意的是,50岁及以上的市民健身素养得分显著低于50岁以下市民。此外,上海市民运动干预得分最低,需要提升市民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2018年上海市全民健身发展报告》由上海市体育局委托第三方上海体育学院承担评估工作。报告最后也提出了引领体育公共服务提档升级的发展对策。
报告认为,首先要便民惠民,不断完善市民身边的健身环境。徐家汇体育公园、浦东足球场、市民体育公园等重大体育设施项目,智慧健身路径、智慧健身步道、智慧体育公园将不断投入建设。其次要开放创新,着力打造精彩纷呈的赛事活动。还要主动健康,积极构建科学健身指导的新格局。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