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LAIFE「巢汐Tide」 新品发布会盛大召开,“美似潮汐...
近日,LAIFE乐梵举办了一场盛大的红宝瓶2.0新品发布会,吸引了众多业内人士及媒体的关注。 *LAIFE「巢汐Tide」美似潮汐、更迭永续新品发布会现场 LAIFE乐梵作为全球领先的长寿科技企业,一直致力于利用前沿科技...
财经
-
@应届毕业生,申城这些网络招聘会不要错过
进入四月,申城开办了多场针对毕业生的网络招聘会,还在着急找工作的毕业生们快看过来吧。 1、百日千万网络招聘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 时间:4月7日——7月底 招聘会场网址:中国国家人才网...
打造核心技术策源地、系统解决方案输出地……未来三年上海智能制造这样干!
发布时间:2019/06/25 新闻 浏览:664
智能制造是打响“上海制造”品牌、擦亮“上海制造”名片的必然选择。
6月24日举行的2019年上海市智能制造推进大会上,上海正式对外发布《上海市智能制造行动计划(2019-2021年)》(以下称“行动计划”)。通过推进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5G等在制造实践中的应用,实现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实现真正意义上“智能制造”,推动上海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以示范带应用,以应用带集成,以集成带装备,以装备带强基”,这份对标德国、美国、日本等先进国家制定的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到2021年,上海将打造成为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新高地、核心技术策源地和系统解决方案输出地,推动长三角智能制造协同发展。具体来看,要实现四大目标:
——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实现100项“卡脖子”的智能制造装备、工业软件与关键部件首台套(首版次)突破;全力打造汽车、电子信息两个世界级智能制造产业集群。
——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培育10家科创板上市企业,牵头制定50项智能制造标准,培育2-3家国家级公共服务平台。
——应用能级进一步提升。实施上海智能制造“十百千”工程,培育10家10亿元规模、1-2家100亿元规模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打造10家智能制造标杆工厂、100家示范性智能工厂,推动1000家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实施智能化转型。
——长三角协同进一步深化。推进长三角智能制造“百千万”工程,建设100家国家级示范性智能工厂、1000家“三省一市”互认的智能工厂,推动10000家规模以上企业实施智能化转型。
上海市经信委主任吴金城主任表示,智能制造不是简单的“智能加制造”,而是“智能乘制造”,要通过智能化技术的系统布局、应用推广,来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产业创新浓度和城市经济密度。
为实现2021年制定的目标,行动计划从产业创新、行业应用、平台建设、区域协同、技术赋能、跨界融合等发面提出“六大重点行动”。产业创新突破行动方面,突破一批关键技术装备和核心零部件,攻克一批智能制造共性技术与软件,培育壮大一批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实现硬件更高端,软件更智能,集成更协同。重点行业智能制造推广行动上,推进汽车、电子信息、民用航空、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绿色化工及新材料等行业的智能化转型和新模式应用,推动优势产业集群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特色产业高端化,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平台载体提升行动提出,打造“一核一带”智能制造产业集群,“一核”是临港世界级智能制造产业中心,“一带”是由浦东、闵行、嘉定、宝山、松江等区域形成的智能制造近郊产业带。区域协同发展行动,要推动长三角智能制造协同发展,在标准制定、应用示范、产业链对接、人员互访交流等方面全面深化合作。在新兴技术赋能行动上,推动5G、人工智能、大数据在智能制造的深度应用,建立若干个典型应用场景,实现5G广泛应用、AI深度赋能、数据全面驱动。此外,要通过跨界融合创新行动,推进智能制造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鼓励智能制造企业从卖产品向卖服务转变。
值得关注的是,经过这几年持续推进,上海智能制造发展体系已基本形成。在汽车、高端装备、航空航天、船舶海工、电子信息等重点领域遴选了14个国家级智能工厂、60个市级智能工厂;一批智能制造装备和工业软件打破国外垄断,其中实现国际首台、进口替代的装备占比超过30%;牵头制定66项智能制造标准,有效提升了上海在标准制定上的话语权;支持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发展壮大,认定了两批30家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上海科创中心重点布局的上海智能制造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率先启动建设……
数据显示,上海智能制造平均生产效率提升50%以上,运营成本平均降低30%左右。在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咨询委专家、上海市智能制造产业协会会长徐洪海看来,上海智造已基本形成了价值链相对高端,产业链较为完整,创新链较强、资源链相对集聚的综合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