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偏好书法作品的“羽瓦台”,你所不知道的建筑、展馆与馆主

新闻

食安良品签约上海合作交流会,携手洋县共筑有机行业新高地 食安良品签约上海合作交流会,携手洋县共筑有机行...

2025年3月26日,以“朱鹮之原·有机洋县”为主题的上海合作交流会在沪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共洋县县委、...

财经

今年面值退市第一股,风电巨头上市9年黯然离场 今年面值退市第一股,风电巨头上市9年黯然离场

“一路下跌!”“可悲,可叹,可恨!”上市9年的风电巨头华锐风电(ST锐电)从A股谢幕,一些股民在炒股社区...

  • @应届毕业生,申城这些网络招聘会不要错过

    进入四月,申城开办了多场针对毕业生的网络招聘会,还在着急找工作的毕业生们快看过来吧。 1、百日千万网络招聘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 时间:4月7日——7月底 招聘会场网址:中国国家人才网...

产经

超六成货币基金收益率不足2%,你还在坚守吗? 超六成货币基金收益率不足2%,你还在坚守吗?

为对冲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国内的市场流动性始终保持宽松状态,资金利率全线走低。受此影响,货币基...

偏好书法作品的“羽瓦台”,你所不知道的建筑、展馆与馆主

发布时间:2019/07/20 新闻 浏览:942

350
 
2019年6月,一个梅雨绵绵下午。
从虹桥公园一侧望去,一个别致的建筑跳入眼帘,原木色的轮廓像一个画框,框住了落地长窗里流动的人影。这流动着的人影,连同羽瓦台这个建筑,成了公园里的一张动图,生动地成了一个小小的文化地标。
其实,上海有许多这样隐于闹市的美术馆,因为不事张扬而精致地活出了个性,也因为追求别致而甘愿着徐缓成长,反正一切时光流淌总是会有结果的,作为生活工作在这座城市里的人,你不觉得城市的文化生活正在变得丰富精彩起来。
一个有特点的建筑,王澍设计的
这栋风格独特的两层建筑,由普利兹克建筑奖首位中国籍得主王澍设计,同样体现了他所一贯主张的“未来的中国建筑没有抛弃它的过去”以及“自然环保”建筑设计理念。
那天,那里正好有个“金良良书法篆刻作品展”开幕。
金良良是位年轻书法家,对他来说,把自己的个展放进大型美术馆,太嫌隆重,放在一般的展馆,又太普罗。而这栋小巧的两层建筑,设计得有个性,很对他的脾气。更何况,此地还有一位与众不同的馆主,她喜欢有潜力的年轻人,愿意为他们提供一个平台,将他们的艺术才华铺展开来晒一晒,让公众认识、了解和欣赏。
从灰色水泥楼梯上去,未见人,就听到馆主陆天艳忽轻忽重的笑声,与羽瓦台三字倒挺相称。许多文化艺术界人都喜欢来此雅集,上海书法家协会主席丁申阳也常来这里做些书法传授,还为书法馆题写了馆名。

馆主陆天艳(左)与书法家丁申阳
出自文化之家,还是作家陆天明的堂妹、导演陆川的堂姑,陆天艳过往的经商经历也多与文化沾边。2014年,有人建议她经营一家香道馆,她开始寻觅合适的场所,好不容易找了个合适的小楼,却被人家捷足先登,做了海派清口的场地。等她寻到如今羽瓦台这个所在,经营香道的时间窗口似乎也已溜走了。
自小对艺术的喜爱,让陆天艳萌发了将这栋小楼变成艺术馆的想法。2014年底,经人牵线搭桥,陆天艳邀请到王澍操刀改建这栋普普通通的建筑,设计定位是当代艺术馆。“一开始做的是当代艺术,但其实我真正喜欢的是书法。后来我拜丁申阳为师,他建议为艺术馆重新定位,还题写了新馆名,这也为长宁区平添了一处有特色的文化展陈地。”
上海惟一一家以“书法”命名的艺术馆,就这样诞生了。
一个有意思的展馆,西湖泥涂墙
观察羽瓦台的内部:灰黄的沙泥墙、斑驳的原木扶梯、凹陷的水泥地面,设计风极其带感。这里所有的材料都是原生态,涂墙的沙泥运自西湖,由一男一女两位法国师傅吃住在工地,夯涂了一个月才完成的。冬暖夏凉无异味,这样的装修效果能有几人知晓。房间外的阳台装修了8个月之久,原因是工人给阳台上了漆,王澍坚持铲掉,还原本色,否则不签字。低调到不能再低调的色彩,正是为了烘托房间的主角——艺术展品。
这样的设计风,是否合适中国传统书法作品的展出呢?
走上二楼。见金良良的斗方、条幅、横披,以原色简单的木框装裱,或挂、或竖、或摆。这一屋子篆隶行楷草和印谱,在当代设计风的展厅中,不仅不违和,反而很有感觉——混搭造就时尚。
再看周边人,除少数师长亲友,更多的是衣着随意休闲的青年男女、刚刚放假的高中学生。书法家本人,麻衫短裤、白色跑鞋,这轻松也感染到了周边人。这种在惬意中欣赏美的氛围,正是陆天艳希望看到并且悉心营造的。

金良良书法篆刻作品展现场
除了时尚,陆天艳策展还有一个特点是温情。这种温情不仅体现在后台周到的茶水服务、专业插花师布置展厅、“细节控”到盛着玫瑰色气泡水的高脚杯的细腰间必会束上一朵新鲜的玫瑰花,还体现在,她喜欢制造额外惊喜,让观者体验到诸如感动、爱和开心之类额外的情绪福利。比如:精选一个特别的日子开展。今天的书法展,当仪式进行到最后,主持人请出书法家母亲,摆上精心定制的蛋糕,母子相拥、切开蛋糕那一刻,来宾们才忽然发现,他们其实还被邀请参加了一个生日派对。一时间,看展的局外人也变成当事人,大家一起随气氛嗨皮起来——分享到快乐的人,想来走出书法馆时,心情是不一样的。
这并不是偶然之举。之前的一个展览,是上海青年翁慎言的书法展,陆天艳特意选择“5·20”(我爱你)这个特别的时间,将翁慎言书法展和翁慎言结婚七周年庆糅合在一起。翁慎言以墨色笔法抒写爱与情感,这样纯中式的爱的表达,对青年参观者来说,不啻有着很强的吸引力。
一个有个性的馆主,喝酒识内涵
至于书法馆的经营,被陆天艳抹上了浓厚的个人色彩。她充分发挥擅长社交的双子座特质,以“文人雅集”的形式,将这里打造成书法爱好者的聚会切磋地、花道和茶艺友人的展示地……以陆天艳的性格,并不擅长挖空心思挖掘每一分可以变现的商机,比如出租场地。但是籍着这个时尚的地标和丰富的社交圈,陆天艳将自己变成了沙龙的女主,整合上海乃至外省书法家资源,展示上海的知名书法家、青年书法家,上海以外的北派书法家作品,并以展览或交朋友的方式收集了不少的书法作品。
这样的经营之道,对馆主的个人能力要求颇高,比如社交的能力,因为将一批清高、散漫、感性的艺术家聚集起来,其实不是件容易事。比如鉴赏的眼光,馆主的艺术素质决定是他是否能够挑选到精良的作品。再比如:整合的能力,不单整合书法界资源,还要整合各方资源,和街道文化馆合作延伸其展览,招募上大美院志愿者制作衍生品,还有媒体资源、经费资源、人脉资源等等。
陆天艳漫不经心地造就了一种看似没有章法其实有着内在逻辑的艺术馆经营方式,这个逻辑的内核依然是美术馆收藏、展示、教育等功能,只不过因为小,各种功能就显得不那么清晰,但这恰恰又是许多人喜欢的特色。与众不同,不正是做艺术的人刻意追求的。
书法馆的经营,可以说每年不断在往里贴钱。但,那又如何?经营艺术馆,本来就是个“有钱任性”的活儿,放长线才钓得到大鱼,也可能放了长线,根本没钓到鱼。羽瓦台的租约为8年,如今5年过去了,问她租约到期后会否续租,陆天艳说“会”。
王澍给建筑起名“羽瓦台”,据说因为他钟爱“瓦”这种建材。而这“羽”,轻盈、散漫、随心所欲,用来形容陆天艳的经营方法似也很贴切。
我们聊着天,看着阳台外雨丝细细挂下来,不小心,陆天艳又道出一个她办展的遴选标准:“想来办展?得先和我喝酒,你谈吐不俗,你风雅有趣,你腹有诗书,这些条件具备了,接下去可以坐下来谈展了……”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