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LAIFE「巢汐Tide」 新品发布会盛大召开,“美似潮汐...
近日,LAIFE乐梵举办了一场盛大的红宝瓶2.0新品发布会,吸引了众多业内人士及媒体的关注。 *LAIFE「巢汐Tide」美似潮汐、更迭永续新品发布会现场 LAIFE乐梵作为全球领先的长寿科技企业,一直致力于利用前沿科技...
财经
-
@应届毕业生,申城这些网络招聘会不要错过
进入四月,申城开办了多场针对毕业生的网络招聘会,还在着急找工作的毕业生们快看过来吧。 1、百日千万网络招聘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 时间:4月7日——7月底 招聘会场网址:中国国家人才网...
安全、有序、高效!进博会交通保障推进32项任务清单
发布时间:2019/08/19 新闻 浏览:673
记者从8月19日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交通保障临战冲刺动员大会”上获悉,为进口博览会配套道路建设的各项目将于9月底如期完成。
第二届进口博览会交通保障按照“进得来、出得去、行得畅”的要求,继续坚持“集约出行、公交优先”的方式,提升交通保障精细化和观众感受度。
坚持集约出行和公交优先。数据显示,首届进博会集约化出行占比达到83%,其中团队巴士35%,轨道交通45%,极大地疏解了道路交通压力。今年的交通保障工作将继续坚持集约出行、公交优先,并不断完善停车管理、公交组织等配套方案。
提升交通保障精细化和观众感受度。数据显示,进博会客流呈现“入场高峰较晚、离场高峰持续时间长但峰值较低”、“出租车需求大”(最高日3790辆次)、“定制巴士受欢迎”(首日达2785人次)等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将持续优化细化保障措施,提升参展参观人员的感受度。
第二届进博会的交通保障工作将从设施保障、需求调控、运行服务、整合提升等四个方面,提升观众体验度。
硬件:配套道路9月底完成,挖掘停车场资源
设施保障方面,确保配套道路建设和整治提升项目9月底如期完成。配套道路建设任务6项,其中,市属配套项目3项,分别为诸光路地道新建工程、北翟路地道工程、崧泽大道跨线桥人非设施工程;区属配套项目3项,分别为诸光路二期改建工程、徐民路改扩建工程、天山西路改扩建工程。整治提升项目中市属设施整治项目共计20项,包括申字形高架悬挂绿化整治工程、南北高架路面整治工程等。另外,中心城区区属整治提升项目约200项,各项目将于9月底如期完成。
梳理挖掘国展中心周边临时停车场资源。临时停车场设施的保障,是交通保障方案有效落地的基础条件。根据前期排摸的情况,周边临时停车场有一定减少,尤其是供公交、出租的专用场地大幅减少。在青浦区、闵行区、虹桥商务区管委会以及申虹公司、东浩公司等方方面面大力支持下,一是确保首届进博会开放提供的周边停车场大多可延续使用,包括目前闵行区正在建设公交停保场的P6停车场;二是确保新增几处临时停车场;三是尽量挖掘虹桥商务区配建停车场可共享停车资源。
需求调控方面,继续坚持管控和引导小汽车出行。根据“公交优先、集约出行”的原则,第二届进博会将延续“持证通行区+停车预约”的方法,并适当增加VIP车辆的停车泊位;进一步优化停车预约规则,达到交通资源的高效利用。另外,针对北翟路快速通道、诸光路地道等新建道路设施,以及国展中心周边新增停车场设施,要进一步以均衡流向为原则优化调整道路交通引导方案。
运行服务:轨交+公交+出租,组合拳保障
运行服务方面,首要确保轨道交通的运输保障能力,实行全网全运力一级保驾。轨道交通是进博会参展者首选的集约化交通出行方式,将承担约五成左右的客流输送任务,因此将进一步完善展馆中心周边2、10、17号线三条轨道交通线路的运能保障和三个轨道交通站点的现场保障方案,实行全网全运力一级保驾。
同时,提升地面公交服务做好应急保障。地面公交是进博会重要的集约化出行方式,承担“托底保障”的作用。第二届进博会将继续设置多条临时公交接驳线、应急线,并继续做好应急备车准备。另外,要求在首届进博会开设71路延伸线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71路延伸线的运行时间和线路,优化其他公交接驳线的线路和上客点。
加强团体巴士组织力度和质量。一方面计划将旅游服务平台同交通运输平台相结合提升服务,进一步提高团队巴士服务效率;另一方面优化大巴上下客点组织,研究增加北侧、东侧等“即到即走”下客点均衡客流;继续按照首届进博会做法,设置进博会专用道,保障团队巴士的优先通行权。
提供出租车定点保障。出租汽车是进博会交通保障集约化交通方式的重要补充,满足了部分参展者个体化的出行需求。根据第二届进博会交通保障的总体方案,出租汽车将继续提供定点保障服务。到场阶段,根据场地条件要分散增设出租车下客点,避免车辆集中到达溢出。离场阶段,根据停车场资源合理布置蓄车场和上客场地,保障运能要根据首届经验灵活调整。
多举措均衡抵离客流
整合提升方面,多举措均衡抵离客流。第二届进博会规模增加,存在大客流可能,预计西侧出入场压力更大,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来均衡抵离客流,缓解西侧压力。如,优化轨道交通2号线徐泾东站各出入口的进出组织方案、优化停车场等设施布局以及短驳线设置、优化交通引导标识等。
整合信息服务。建立更协同的指挥体系和更全面的信息共享机制,发布关权威信息。进一步优化进博会交通APP,积极与场馆内导航部门对接,实现场内外导航的无缝对接,完善上海交通APP中的导航功能,实现一键式导航。此外,还要完善的交通信息平台功能,补充监控盲点,完善统计功能。
改善场馆周边步行环境。进一步提升进口博览会行人交通体验。优化展馆内外衔接处步行设施的连续性,系统性设计优化人行动线,增强观众体验感;优化引导标识,包括17号线诸光路站连接北广场的联美地块人行地下通道、国展中心东厅连接商务区的人行地下通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