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浦东建设“家门口”服务体系 让更多老百姓享受高品质服务

新闻

数字化赋能餐饮业:流浪泡泡9月上线全链路管理系统 数字化赋能餐饮业:流浪泡泡9月上线全链路管理系统

2025年8月21日,在武汉汉口喜来登大酒店举行的发布会上,在流浪泡泡品牌发布会上,企业宣布将于9月正式...

  • 食安良品签约上海合作交流会,携手洋县共筑有机行...

    2025年3月26日,以“朱鹮之原·有机洋县”为主题的上海合作交流会在沪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共洋县县委、洋县人民政府、汉中市经济合作局联合主办,旨在深化区域协作,推动有机食品产业链的整合与升级。食安良品作...

财经

今年面值退市第一股,风电巨头上市9年黯然离场 今年面值退市第一股,风电巨头上市9年黯然离场

“一路下跌!”“可悲,可叹,可恨!”上市9年的风电巨头华锐风电(ST锐电)从A股谢幕,一些股民在炒股社区...

  • @应届毕业生,申城这些网络招聘会不要错过

    进入四月,申城开办了多场针对毕业生的网络招聘会,还在着急找工作的毕业生们快看过来吧。 1、百日千万网络招聘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 时间:4月7日——7月底 招聘会场网址:中国国家人才网...

产经

超六成货币基金收益率不足2%,你还在坚守吗? 超六成货币基金收益率不足2%,你还在坚守吗?

为对冲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国内的市场流动性始终保持宽松状态,资金利率全线走低。受此影响,货币基...

浦东建设“家门口”服务体系 让更多老百姓享受高品质服务

发布时间:2020/04/07 新闻 浏览:714

患有肺气肿的周浦镇界浜村村民陆永祥,有段时间没去医院配药了。“家门口就能配到药,不用特意跑医院,越来越方便了。”而作为土生土长的界浜村人,村党总支书记姚辉与村民一样感同身受。“现在村里一年一个样,每年都有令人惊喜的变化。”他说。

浦东开发开放30年,老百姓的生活发生了大变化。2017年开始的“家门口”服务体系建设,更是在全区36个街镇、1300余个居村打造了“家门口”服务中心、服务站,让浦东老百姓在最熟悉的地方,感受到高品质服务带来的美好生活。

 特色项目帮助增收

3月的界浜村,百亩桃花盛开,“桃源界浜”的美名便是由此而来。在界浜,80%的村民家中都种有桃树,姚辉家也有2.5亩桃林。

“30年前,大家种桃没什么技术,种出的桃子个头小,品相差,很难卖出去。”姚辉告诉记者,小时候,他经常跟着奶奶,骑着三轮车去摆摊卖桃,一天吆喝下来,最多卖掉三五十斤,差不多卖一半丢一半,“想想就心疼。”

这两年,情况完全不同了。村民们种的桃子不仅个头大、品相好,产量也增加了不少。这得益于界浜村“家门口”服务中心开设的特色服务项目――“农业小庭”。

“农业小庭”每月定期开课,为村民提供农技培训与推广、销售对接等服务,帮助村民实现增收。以“农业小庭”为平台,界浜村还与周浦镇农投公司合作,将村里的“湖景蜜露”桃打造成了品牌商品。

“村民只要将蜜桃送到镇农投公司,由公司进行分类、包装、配送,帮大家卖桃。”姚辉说,村里还引入区域化党建单位参与“家门口”服务项目,通过认领桃树等方式,帮助村民打开销路。

生活小事不出居村

村民实现增收的同时,生活也越来越便捷,获得感满满。前几天,姚辉在村里巡查,陆永祥一见到他,就感叹道:“姚书记,我们的日子真是一天比一天好了。”

原来,3月27日一早,老陆起床后感觉有些气喘,便打了一个电话给村“家门口”服务中心卫生室的全科医生朱怡。没多久,朱怡提着急救保健箱来到了老陆家。

量血压、听肺音……经过一系列检查,朱怡诊断老陆是慢性支气管急性发作。“别担心,我回去给你开点化痰止咳的药,下午中心的同事就会给你送来。”她对老陆说。

老陆患有肺气肿好多年,需要长期服药,以前配药要去医院,现在那些常用药村卫生室都有,走几步路就能配到。“全科医生还会上门服务,真是太方便了,跟过去完全不一样了。”他说,“‘家门口’服务带给我们的好处真是太多了。”

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这是陆永祥和不少村民的感受。浦东开发开放30年来,农村地区的面貌日新月异,为民服务越来越丰富、便捷,生活环境越来越好了。

姚辉说,“家门口是老百姓最熟悉的地方,也是社会治理的第一线。”2017年5月起,浦东新区着力推进“家门口”服务体系建设,在居村提供党群服务、政务服务、生活服务、文化服务等七大类基本服务,让百姓“生活小事不出居村、教育服务就在身边”。

 构建全方位为民服务体系

教卖桃、帮配药……界浜村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打造了从不打烊的“家门口”,构建起不间断、零距离、无缝隙的全方位为民服务体系。

在“家门口”服务中心的空间布局上,界浜村动足了脑筋――南区建设文化服务站、卫生室,北区建设党建服务站、市民事项受理服务站、联勤联动站,再拆掉村委会原来的围墙,通过德和广场、怀信步道连接起南北两区,串起了整个“家门口”服务中心。

更主要的,在于服务的丰富程度和便捷性。《门急诊就医记录册》用完了,来到“家门口”服务中心,通过“远程视讯”连线镇社区事务受理中心,不到十分钟就能申领一本新的记录册;闲置空地变身大型活动空间、中心文化服务站推出各类兴趣班……“村民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充实。”姚辉说。

自从村里有了“家门口”服务中心,不仅办事方便了,文化生活也更丰富了。“以前村委会有围墙,工作人员下班后村民就进不来,现在围墙拆掉了,村民随时随地都能走进‘家门口’。”姚辉说,“有不少村民一有空就会来‘家门口’坐坐,这里总是热热闹闹的。”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