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土壤“排污”还要智慧大脑?上海最难地块启动大规模修复,首次公开治理过程

新闻

数字化赋能餐饮业:流浪泡泡9月上线全链路管理系统 数字化赋能餐饮业:流浪泡泡9月上线全链路管理系统

2025年8月21日,在武汉汉口喜来登大酒店举行的发布会上,在流浪泡泡品牌发布会上,企业宣布将于9月正式...

  • 食安良品签约上海合作交流会,携手洋县共筑有机行...

    2025年3月26日,以“朱鹮之原·有机洋县”为主题的上海合作交流会在沪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共洋县县委、洋县人民政府、汉中市经济合作局联合主办,旨在深化区域协作,推动有机食品产业链的整合与升级。食安良品作...

财经

今年面值退市第一股,风电巨头上市9年黯然离场 今年面值退市第一股,风电巨头上市9年黯然离场

“一路下跌!”“可悲,可叹,可恨!”上市9年的风电巨头华锐风电(ST锐电)从A股谢幕,一些股民在炒股社区...

  • @应届毕业生,申城这些网络招聘会不要错过

    进入四月,申城开办了多场针对毕业生的网络招聘会,还在着急找工作的毕业生们快看过来吧。 1、百日千万网络招聘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 时间:4月7日——7月底 招聘会场网址:中国国家人才网...

产经

超六成货币基金收益率不足2%,你还在坚守吗? 超六成货币基金收益率不足2%,你还在坚守吗?

为对冲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国内的市场流动性始终保持宽松状态,资金利率全线走低。受此影响,货币基...

土壤“排污”还要智慧大脑?上海最难地块启动大规模修复,首次公开治理过程

发布时间:2020/04/22 新闻 浏览:421

 

老工业区加快“腾笼换鸟”步伐。上海桃浦,正探索在污染地块上,打通土壤修复、施工建设之间“壁垒”,引入全国首例智慧管理平台,加快土地从修复到使用的速度,进一步压缩土地闲置成本。4月21日,上海最大最难污染地块首次公开治理过程。


深层土启动大规模修复

桃浦工业区过去是上海“污染大户”,大量化工厂房汇集于此。桃浦603地块,曾是“染化八厂”所在地,占地9万多平方米。企业腾退后,留下21万立方米污染土、13万立方米污染水。不同于普通土地,污染地块开发周期长,技术难点多,且环环相扣——不及时治理,难免影响后续开发进度。

“桃浦603地块是上海地区污染体量最大、治理难度最高的土壤及地下水修复项目。它的最大污染深度达到14米,含有多种污染物质。不同深度、不同区域的污染物还不一样,需要逐个分析、逐个击破。”上海建工琸域环境公司工程管理部经理郦汇源说。

如何及时治理?记者在距离地块不到1公里的“修复工厂”找到答案。封闭区域内,3米高的土堆正在进行“净化”。工作人员介绍,土壤变干净看起来容易,操作中需要采用大量全国领先技术。核心便是一台国内最先进的大型高速异位土壤处理机器,每小时最大处理量可达400吨污染土壤。

土壤进入机器后,机器自动添加各类“净化剂”,随后由土壤筛分机分类。小颗粒会被传送带进入搅拌设备,搅拌后进入大棚内部继续反应。等待一两个月后,土壤和化学物质充分结合,达到净化目的。修复后的土壤可以达到一类居住用地标准。

修复中产生的废气、污水和大石块等杂质,都会被收集起来专门处理。目前,地块进入治污攻坚期:地表2米以下深层土启动大规模修复。


“智慧大脑”提高修复质量

“修复工厂”的每一个细微变化,都在运营终端的大屏上一览无遗。

记者在大屏幕上看到,“修复工程”的大量监测设备都接入平台,包括恶臭、扬尘、噪音等。一旦超标,平台会自动发布预警,运营人员会迅速反馈到现场进行调整,降低安全风险。

上海建工园林集团董事长苏向明介绍,桃浦603地块所采用的,是全国第一个环境治理领域的全过程数字化智慧管控平台。它通过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把土壤修复管理可视化、智能化。

加快土地使用速度,除了技术创新和智慧管理,桃浦603地块也在探索把土壤修复和施工建造相衔接。在过去,土壤修复和施工环节往往割裂开来,从治理到开发的周期变长。技术人员介绍,土壤修复和地下空间开发将“共享”基坑,避免重复开挖,在工期和资金投入上可以减少三分之一,也减少了土地闲置时间。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