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四史”学习,原来虹口有这么多地方可以去

新闻

数字化赋能餐饮业:流浪泡泡9月上线全链路管理系统 数字化赋能餐饮业:流浪泡泡9月上线全链路管理系统

2025年8月21日,在武汉汉口喜来登大酒店举行的发布会上,在流浪泡泡品牌发布会上,企业宣布将于9月正式...

  • 食安良品签约上海合作交流会,携手洋县共筑有机行...

    2025年3月26日,以“朱鹮之原·有机洋县”为主题的上海合作交流会在沪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共洋县县委、洋县人民政府、汉中市经济合作局联合主办,旨在深化区域协作,推动有机食品产业链的整合与升级。食安良品作...

财经

今年面值退市第一股,风电巨头上市9年黯然离场 今年面值退市第一股,风电巨头上市9年黯然离场

“一路下跌!”“可悲,可叹,可恨!”上市9年的风电巨头华锐风电(ST锐电)从A股谢幕,一些股民在炒股社区...

  • @应届毕业生,申城这些网络招聘会不要错过

    进入四月,申城开办了多场针对毕业生的网络招聘会,还在着急找工作的毕业生们快看过来吧。 1、百日千万网络招聘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 时间:4月7日——7月底 招聘会场网址:中国国家人才网...

产经

超六成货币基金收益率不足2%,你还在坚守吗? 超六成货币基金收益率不足2%,你还在坚守吗?

为对冲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国内的市场流动性始终保持宽松状态,资金利率全线走低。受此影响,货币基...

“四史”学习,原来虹口有这么多地方可以去

发布时间:2020/05/26 新闻 浏览:456

  原标题:“四史”学习,原来虹口有这么多地方可以去~

  

  

  虹口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

  其中蕴含了鲜活的历史故事,

  为激发虹口党员干部学好“四史”

  今天,

  小虹为大家推荐

  行走的“四史”学习资源!

  左联会址纪念馆

  90岁的“天团”100岁的老洋房

  近日,在虹口博物馆联盟“虹・博汇”宣告成立仪式上,新修缮的左联会址纪念馆重新开馆。新的纪念馆展陈面积由原来的100多平米扩展到现在的350平米。功能布局也更加优化,开辟了游客服务中心、文创商店、志愿者服务站,打造了集展示、学习、休息为一体的多功能空间。

  

  左联会址纪念馆重新开馆也是为虹口推进“四史”学习教育提供了一个资源丰富的平台。一块黑板、一张讲台下面摆放着几张长凳,复古的地砖和天花板……仿佛让人们重回那个年代。

  

  二楼序厅的顶部悬挂着一张张反映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老照片。一边是歌舞升平的十里洋场,另一边则是在白色恐怖笼罩下的爱国人士以及穷困潦倒的平民百姓。通过展板、珍贵藏品及多媒体互动装置,重述一段完整的左翼文化运动史。

  

  左联会址纪念馆也在积极打造“四史”学习教育品牌,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史教育基地等场馆的阵地作用,助力“四史”学习教育取得实效。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会址纪念馆

  地址:虹口区多伦路201弄2号

  鲁迅故居

  山阴路上的“人气担当”

  山阴路132弄,鲁迅故居就位于这条狭长弄堂的最深处。

  

  这是一栋砖木结构三层新式里弄住宅,坐北朝南。1933年4月11日,鲁迅偕许广平及儿子海婴迁入,租住至1936年10月19日,直至鲁迅去世,这里是他在上海最后的寓所。

  

  故居一共三层,屋内陈列着鲁迅及家人生前用过的珍贵物品和家具。一进门是一个会客厅,二楼有一间储藏室,以及鲁迅先生和许广平的房间,三楼由两个房间组成,一间是客房,另一间则是鲁迅的孩子海婴的房间。

  

  鲁迅在这里先后写作与编选了小说《故事新编》和《伪自由书》《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7本杂文集,翻译了《死魂灵》等4本外国文学作品,编印出版了《木刻纪程》等中外版画,编校出版了瞿秋白的译文集《海上述林》上下卷,还在这里掩护过瞿秋白、冯雪峰等共产党人。

  故居讲述着鲁迅的思想发展和战斗历程,再现了他当时的生活全貌,不禁让人深刻地体会到在当时白色恐怖之下,斗争是多么的不易。

  小虹提醒:疫情期间,鲁迅故居暂停对外开放,后续开放安排将通过“上海鲁迅纪念馆”“上海虹口”微信公众号及时告知。有兴趣的小伙伴也可以扫描门口的阅读建筑二维码在线观赏哦~

  鲁迅故居

  地址:虹口区山阴路132弄大陆新村9号

  瞿秋白寓所旧址

  这里见证了他们的革命友情

  山阴路133弄12号,瞿秋白在这里度过了他在上海最后、也是最平静的一段时光。

  在他人生最低谷的时候,所幸还有鲁迅这样的知己,对他们二人来说,革命路上曾有志同道合者相伴,再凛冽的寒风,便也不足为惧了。

  

  1933年3月,经鲁迅介绍,瞿秋白夫妇入住此处二楼亭子间。同年4月11日,鲁迅一家搬至山阴路大陆新村,两家仅隔一条马路。他们经常在一起谈论时事、文艺,共同领导左翼文化运动,结下深厚的友谊,“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是为写照。

  

  鲁迅赠瞿秋白的对联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这里现在已经成为了民居,但是他们二人的深厚友谊,以及对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做出的贡献是永远不会被磨灭的。

  瞿秋白寓所旧址

  地址:虹口区山阴路133弄12号

  多伦路文化名人街

  一条多伦路百年上海滩

  多伦路,原名窦乐安路,短短550米,却在近现代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路用石块铺成,两边的洋楼涂饰一新,一路走过去,甚是风雅,也再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沪上的人文风情。

  

  

  多伦路从一个侧面集中展示了上海一百多年来城市发展的缩影,是海派文化百年沧桑的“活化石”。被上海国际艺术节组委会评为上海特色文化街,也被评为上海市群众文化活动特色区域。

  

  之所以被称为多伦路文化名人街,是因为近现代文学大咖们鲁迅、茅盾、冯雪峰、郭沫若、丁玲、瞿秋白等都曾是这里的住户。路旁处处可见纪念这些名人的雕塑,或坐或立于绿荫花草间,和周边环境甚是相融。

  

  交相辉映的故居老弄堂、鳞次栉比的画廊博物馆、连片成市的古玩字画店、相映成趣的酒吧咖啡屋……迷你蜿蜒的多伦路,也正像上海这座城市发展的缩影,难怪说“一条多伦路,百年上海滩”!

  多伦路

  文化名人街

  地址:多伦路

  李白烈士故居

  永不消逝的电波

  站在位于黄渡路107弄15号的李白烈士故居门口,一股敬意不禁油然而生,这里是李白烈士最后居住、工作和被捕的地方。

  

  在这里,他用自己的生命和满腔热血发出了永不消逝的电波,向党和人民倾吐了生命的最后音符。在白色恐怖的环境中,他大智大勇,不屈不挠,坚守战斗岗位,向党中央传递了大量重要的情报,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故居的一二楼为展厅,介绍了李白烈士的成长经历以及与敌人斗争的光辉事迹。

  

  三楼为李白烈士生前居住地场景复原,再现了他生前战斗、生活的情景。

  

  三楼李白烈士生活复原场景

  

  李白烈士使用过的发报机

  来这里,

  缅怀李白烈士,

  也致敬那些为新中国解放事业

  而献出青春和生命的地下工作者。

  李白烈士故居

  地址:虹口区黄渡路107弄1-22号

  想学“四史”的党员干部,

  还不赶快来走一走

  一起寻找虹口的“红色记忆”!

  

  记者:杨丽颖

  摄影、视频:蔡雯婷

  视觉:C4

  

  推荐阅读

  场中路施工“十四五”规划最新展览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