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实验室”直通“生产线” 放大上海科创吸引力

新闻

食安良品签约上海合作交流会,携手洋县共筑有机行业新高地 食安良品签约上海合作交流会,携手洋县共筑有机行...

2025年3月26日,以“朱鹮之原·有机洋县”为主题的上海合作交流会在沪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共洋县县委、...

财经

今年面值退市第一股,风电巨头上市9年黯然离场 今年面值退市第一股,风电巨头上市9年黯然离场

“一路下跌!”“可悲,可叹,可恨!”上市9年的风电巨头华锐风电(ST锐电)从A股谢幕,一些股民在炒股社区...

  • @应届毕业生,申城这些网络招聘会不要错过

    进入四月,申城开办了多场针对毕业生的网络招聘会,还在着急找工作的毕业生们快看过来吧。 1、百日千万网络招聘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 时间:4月7日——7月底 招聘会场网址:中国国家人才网...

产经

超六成货币基金收益率不足2%,你还在坚守吗? 超六成货币基金收益率不足2%,你还在坚守吗?

为对冲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国内的市场流动性始终保持宽松状态,资金利率全线走低。受此影响,货币基...

“实验室”直通“生产线” 放大上海科创吸引力

发布时间:2021/08/26 新闻 浏览:211

过去一年,上海科学家在《自然》《科学》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24篇,比上年增长42.5%,占全国总数的32%;发明专利授权24208件,比2019年增长6.5%;连续8年蝉联“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制度创新不仅有效推动和保障了科技创新,也放大了源自原始创新能力的上海科创吸引力。

昨天举行的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关于检查本市贯彻实施《上海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情况的报告。《条例》实施一年半以来,上海建设科创中心的基本框架体系已经形成,战略科技力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科技支撑、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高水平的创新网络、政策法规及制度改革的主体架构已基本建成。

审议中,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们建议:进一步完善科研预算投入与支持机制,提升科创与产业发展融合度,优化创新人才环境,进一步提升创新策源功能,让科技创新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调研发现,高校科研机构在高价值技术鉴别、知识产权保护、精准转移转化等方面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于已布局的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加强龙头企业牵引,紧密对接产业技术需求,促科研成果转化能力提高。

两至五年,这是目前科研项目普遍的执行周期,但对于攻克前沿基础研究而言,这样的周期长度可能意味着“刚进入应用研究阶段,经费就跟不上了”。对此建议,要充分适应科研规律,营造更包容的创新环境。

成果的背后是人才,其主观能动性被激活。《条例》施行后,上海探索重点项目科技攻关“揭榜挂帅”制“不设限”的机会激励潜在人才攻关“卡脖子”技术。科研项目“包干制”试点项目也扩大至303个,大大增加了科研人员申请和实施科研项目的便捷性,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

“关注顶尖科学家外,我们还需关注活跃在科研一线的年轻人才。”毛祥东等委员建议加快制定上海市重点领域产业紧缺人才目录,引进培养集聚产业高层次人才。同时,加大技能性人才培养力度。在人才收入分配方面,不少委员提出,“撒胡椒面”现象犹存。为此建议出台相关实施细则,提升一线科研人员、技术人员的获得感。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