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复旦大学博士生医疗服务团荣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

新闻

食安良品签约上海合作交流会,携手洋县共筑有机行业新高地 食安良品签约上海合作交流会,携手洋县共筑有机行...

2025年3月26日,以“朱鹮之原·有机洋县”为主题的上海合作交流会在沪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共洋县县委、...

财经

今年面值退市第一股,风电巨头上市9年黯然离场 今年面值退市第一股,风电巨头上市9年黯然离场

“一路下跌!”“可悲,可叹,可恨!”上市9年的风电巨头华锐风电(ST锐电)从A股谢幕,一些股民在炒股社区...

  • @应届毕业生,申城这些网络招聘会不要错过

    进入四月,申城开办了多场针对毕业生的网络招聘会,还在着急找工作的毕业生们快看过来吧。 1、百日千万网络招聘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 时间:4月7日——7月底 招聘会场网址:中国国家人才网...

产经

超六成货币基金收益率不足2%,你还在坚守吗? 超六成货币基金收益率不足2%,你还在坚守吗?

为对冲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国内的市场流动性始终保持宽松状态,资金利率全线走低。受此影响,货币基...

复旦大学博士生医疗服务团荣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

发布时间:2021/10/18 新闻 浏览:244

10月12日-15日,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在南昌举行,经过激烈的角逐,“复旦大学博士生医疗服务团”作为唯一的医学类项目代表复旦大学参与全国总决赛,在“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的全国150支晋级决赛的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荣获“金奖”,实现了我校在该项赛道上零的突破。

项目团队成员于赛后合影

复旦大学博士生医疗服务团(简称“博医团”)是一支1994年成立的队伍,自成立至今已有27年历史。一路走来,博医团践行复旦“团结、服务、牺牲”和上医“为人群服务、为强国奋斗”的精神,秉承“真情暖心·造血连心·医德育心”的“三心”宗旨,努力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曾获得“国务院扶贫办志愿者扶贫50佳案例”“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十佳好人好事”、“上海高校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公益之申2021年校园年度十佳”等多项荣誉。

博医团成员由复旦大学各附属医院优势科室的专家教授和博士生组建而成,用心着力攻克优质医疗资源不足、分布不均这一社会问题,经过多年时间探索构建跨学科、多层次、广地域、多形式的四维科学帮扶体系,探索形成“三全三提(T)五加十”的医疗帮扶工作体系,通过15项医疗帮扶举措,以公益医疗带动国家优质医疗资源的整合下沉。通过送医下乡、建立转诊通道让老百姓看得好病,改善基层优质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通过开展健康科普、开展互联网+医疗让医疗欠发达地区的群众看得起病,提升群众健康意识,避免小病变大病;通过手把手带教示范、搭建联培联训平台让当地有好医生,提升中国基层医疗人才能力,改善人才流失现状;通过指导最新诊疗规范、优化完善医院制度,让基层有好医院,改变基层医院诊疗不规范、流程无序的状况。充分发挥公益医疗在脱贫攻坚中的“红色血脉”作用,并为当地建立起“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以实际行动践行上海医学院“为人群服务、为强国奋斗”的使命担当。

复旦大学博士生医疗服务团简介

行走在大山深处的白衣天使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2021年,脱贫攻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这一切离不开广大医疗工作者的无私奉献,博医团正是这群医疗工作者的领头羊、先锋队。

27年来,博医团坚持为基层百姓提供免费医疗帮扶,前后共募集博士生志愿者200余人次,专家志愿者50余人次,足迹遍布13省22个贫困县、32所医院,累计行程10余万公里,接诊贫困群众5万余名,志愿服务时长达数万小时,开展医疗培训500余场,送医下乡,惠及革命老区群众,让当地百姓看得好病,被群众们亲切地称为“行走在大山深处的白衣天使”。

把最普惠的技术和规范带到最广阔的地区和县域

经过多年积累,复旦大学博医团构建“三全三提(T)五加十”的帮扶模式,针对医疗帮扶、人才赋能、专业培训进行提升,构建“五加十”帮扶举措,依托大型为民义诊、医学科普宣讲、科室会诊、示范查房、送医下乡五大医疗帮扶措施,为当地群众提供全方位、全领域、全覆盖的医疗帮扶。

博医团所到之处,带去的不仅仅是短期帮扶,而是以培养更多医学人才为己任,在人才培养方面进行10项拓展,通过开展科室学术讲座、手术示教等,为各地医院提供专业咨询指导,手把手带教示范、搭建起联培联训平台,帮助基层医生完成人才赋能。同时,也为当地医院完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通过疑难病例讨论、建立科室研究体系、更新临床诊治指南,不断优化完善医院制度,让各地有好医生,也有好医院,充分发挥公益医疗在健康扶贫中的作用,为当地输血、造血、活血。

 

让老百姓认可成为最高标准

27年可以是一个年龄,一段时间刻度,也可以是一场接力。历经27年的发展,博医团积累了成熟的可持续医疗帮扶模式,实现了需求与供给的连接,同时兼顾团队发展,吸引多方资金支持,实现自我造血。在团队构建方面,博医团倡导“把解决普通人的普通事建成顶级事业”,始终把老百姓的认可当作最高标准。今年在宝鸡和凤县义诊期间,患者络绎不绝,很多人是慕名远道而来,有的患者凌晨4点就从山区出发。博医团成员详细询问了他们的身体状况,耐心细致地分析病情,讲解保健知识、饮食安全、合理用药等卫生常识,受到群众一致好评。博医团还曾经先后4次赴云南永平开展志愿医疗服务,切实促进当地疾病诊断率与筛查率提升。

博医团受到老百姓的认可

将复旦博医团建成中国博医团

博医团的成员们,不忘救死扶伤的初心,将个人及团队的医学特长融入到国家扶贫战略中,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提供最有效的服务,大力推行基层医疗精准扶贫、积极助力卫生人才帮扶,充分发挥公益医疗在脱贫攻坚中的“红色血脉”作用。团队将继续发挥青年在互联网上的优势,打造“无围墙的医院、零距离的医生、不间断的医疗服务”新公益模式。

未来,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复旦大学博士生医疗服务团将继续前行,牢记习总书记对复旦青年的寄语“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对标健康中国战略,继续在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的进程中贡献力量,实现医疗资源共建共享,力求把握互联网大潮,为21世纪中国的公益医疗事业添砖加瓦!

赛事简介

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由李克强总理于2015年提议举办,教育部等十二部委和地方省级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创新创业赛事,到今年已经是第七届。2017年8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第三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大学生回信,深切勉励青年学子“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在亿万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进行的伟大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

本届大赛以“我敢闯、我会闯”为主题,共有来自121个国家和地区、4347所院校的228万余个项目、956万余人次报名,其中,“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共有500个项目进入网络评审,最终150个项目进入决赛答辩。2021年10月,大赛总决赛在江西省南昌大学举行,所有晋级队伍共襄盛会,共享精彩。

姓 名:
邮箱
留 言: